诗
(
其
二
十
五
)
踯
躅
一
群
羊
,
沿
山
又
入
谷
。
看
人
贪
竹
塞
,
且
遭
豺
狼
逐
。
元
不
出
孳
生
,
便
将
充
口
腹
。
从
头
吃
至
尾
,
?
(
饣
内
)
?
无
余
肉
。
动物
写景
译文
一群羊儿徘徊着前行,它们沿着崎岖的山路,又深入了幽暗的山谷。
然而,这还不是它们最大的威胁。更糟糕的是,它们还遭遇了豺狼的追逐。
原本,这些羊儿应该在大自然中自由繁殖,享受生命的乐趣。但如今,它们却面临着被捕捉、被圈养,最终成为他人口腹之欲的牺牲品的命运。
当它们被捕获后,无论是头还是尾,身体的每一个部分都被无情地消耗殆尽。从头部开始,一直到尾部结束,连一丝一毫的肉都不被留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和人与自然互动的情境。开篇“踯躅一群羊,沿山又入谷”两句,以动人的细节勾勒出羊群在山野间自由穿梭的画面,其中“踯躅”一词形容羊只轻快自如的样子,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紧接着,“看人贪竹塞,且遭豺狼逐”两句,则转向了人类活动,指出人们因贪图竹林中的资源而建起防塞,但却未能避免豺狼的追击。这不仅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关系,也隐喻着在争夺资源过程中的人类困境。最后,“元不出孳生,便将充口腹。从头吃至尾,??无馀肉”几句,则以一种冷静甚至残酷的态度,描述了人对羊只的食用,从不放过任何部分,一切皆为满足食欲所驱动。这既是对生存斗争的一种写照,也反映出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和与其他生物之间的关系。整首诗语言质朴而意蕴深刻,通过对山野生活的描绘,揭示了人与自然、生存与消费等多重主题。
猜您喜欢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敕勒歌
南北朝·无名氏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送韦处士归省朔方
唐·赵嘏
映柳见行色,故山当落晖。青云知己殁,白首一身归。满袖萧关雨,连沙塞雁飞。到家翻有喜,借取老莱衣。
上巳日作
清·爱新觉罗·弘历
良辰南苑畅登临,婉娩青春即渐深。蛾月一痕刚挂汉,莺时几树欲笼阴。悦怀诗境无边富,蓄眼韶光底用寻。猎罢佽飞陈马技,聊徵故事射华林。
江南
汉·两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六言
宋·陈起
破窗有子书鸦,杜门无客尝茶。春事应怜幽独,隔墙飞过杨花。
如梦令·春景
清·沈榛
袅袅垂杨临水。庭下杏花开未。明月蓦移来,透破玉床鸳被。无寐。无寐。又被鸟声惊起。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