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作者
词牌
对联
名句
赞颂
成语
古诗词在线搜索
搜索

望远

重置
标签:
写景抒情豪放怀古情感山水赞美咏物思乡地点友情
作者:
诗经李白杜甫苏轼白居易李清照辛弃疾杜牧陆游李商隐
朝代:
不限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
  • 丽瞩轩

    详情
    [清] - 爱新觉罗·弘历
    虚窗面面听松涛,峰顶开轩㩀最高。
    透过空旷的窗户,可以听到松树发出的涛声,那声音仿佛来自山峰之巅,最远处的轩窗敞开着。
    碧涧深潭常在望,春风秋月总宜遭。
    常常可以看到碧绿的溪涧和深潭,无论春风吹拂还是秋月皎洁,都能在环境中获得宁静与喜悦。
    每因物表延遥寄,似与天游得静陶。
    在大自然的美景中,我常常感受到遥远而深刻的情感,这似乎是与天地同游、得到静谧陶冶的体验。
    一岁不过三两至,攀跻率虑众人劳。
    虽然一年中我可能只有三两次的机会来到这里,但我会尽量考虑不使他人感到劳累和辛苦。
    写景地点秋天抒情怀古静谧山水登高望远
  • 冬日登南高峰

    详情
    [清] - 龚禔身
    寒山断行迹,落叶大于掌。
    寒山远行不见踪迹,落叶之大超过手掌。
    我来正凄风,抚景结遥想。
    我来到此地时正遇凄风,景色让我心生遥远的想象。
    峭崖逢僧臞,空林答樵响。
    在陡峭的悬崖上遇到瘦削的僧人,空寂的林间回应着樵夫的声响。
    饥乌啄败芦,征雁弄清吭。
    饥饿的乌鸦啄食着破败的芦苇,远行的雁阵正清喉高唱。
    俯仰会所适,心目竞飒爽。
    我时而俯身仰首都感到舒适,心情和目光都因此感到清爽。
    一峰立我前,窄径聚而上。
    一座山峰矗立在我面前,险窄的小路汇聚向上。
    倦欲憩松根,险思扶藤杖。
    疲倦时想在松树根旁休息,险峻处需扶着藤杖才能前行。
    遂得造其巅,平湖贡滉瀁。
    终于到达了山顶,只见一片平静的湖泊波光粼粼。
    云从足底生,烟自树头敞。
    云从足底升起,烟雾从树梢弥漫开来。
    始信山中人,足悟尘外赏。
    这才相信山中人的话,他们的境界确实能让人领悟尘世之外的赏心乐事。
    后期回春姿,林木互苍莽。
    回望后期,春光将再现,林木相互苍茫。
    蛮榼倩僮携,鼓琴矢独往。
    我让随从携带装满美酒的器具,独自弹琴前往。
    写景写山写冬写景抒情登高望远情感
  • 题岫云羽士阁

    详情
    [清] - 阎尔梅
    板屋隐松颠,高栖遂有年。
    译文:板屋隐藏在松树的顶端,高高的住处已经住了一年又一年。
    逢人无姓字,留客是山川。
    译文:遇到的人都不问他们的姓名,招待客人的是山川的美丽景色。
    厓冱千寻雪,峰开十丈莲。
    译文:悬崖上积着千寻高的雪,山峰间开放着高十丈的莲花。
    乍登奇绝处,搔首问青天。
    译文:突然登上这奇特绝美的地方,我搔首向青天发问。
    写景山水抒情冬景写雪登高望远赞美名胜山水田园悼亡
  • 减字木兰花·虎丘登致爽阁,望狮子天平诸山

    详情
    [清末近现代初] - 汪东
    剑池侧畔。十仞苍厓梯级半。高阁登临。
    剑池侧畔,有座高耸的悬崖,悬崖上有一条长长的石阶,一直通向半山腰的高阁。我登上了高阁,俯瞰四周。
    爽气朝来洒客襟。寒林数簇。林外奇峰争入目。
    清晨的凉风拂过我的衣襟,让我感到清爽宜人。我看到几片寒林簇拥在一起,林外奇峰林立,争相映入眼帘。
    一语长留。师子回头望虎丘。
    有一句话长久地留在了我的心中,那就是从石阶上回望虎丘的狮子山。回望那座山,它依然屹立在那里,静静地凝视着虎丘。
    写景写山登高望远地点赞美抒情
  • 凭高

    详情
    [明末清初] - 李邺嗣
    几处空城画角催,凭高暮色暂相开。
    江流不断龙雷动,日落斜临■堄来。
    短发三秋常望气,故人千里共登台。
    干戈已隔霜前信,高柳频年雁未回。
    边塞怀古思乡战争自然写景秋冬之景怀友情凭高望远
  • 登景州塔

    详情
    [清] - 马宗琏
    浮图层级郁崔嵬,隋代开皇计丈栽。
    第一句“浮图层级郁崔嵬,隋代开皇计丈栽。”说的是,壮观的佛塔层叠高耸,这是隋朝开皇年间以精确的丈量标准建造的。
    佞佛六朝馀舍利,登高四面接云霓。
    第二句“佞佛六朝馀舍利,登高四面接云霓。”则表达了在六朝时期,佛教盛行的背景下,塔上留下的舍利(佛教中认为舍利是修行人的遗物)令人敬仰。登高远望,四面八方云雾缭绕,仿佛与天相接。
    水从白马河中出,山自卢龙塞外来。
    第三句“水从白马河中出,山自卢龙塞外来。”描述的是水从白马河中流出,山则是从卢龙塞那边延伸而来。这里可能是在描述某地的自然景观或地理环境。
    沧景风烟连北地,几经节镇失雄才。
    第四句“沧景风烟连北地,几经节镇失雄才。”说的是这片沧海的风光与北地的烟云相连,但经历了许多节度使的治理,却缺少了雄才大略的领导者。这里可能是在感慨历史的变迁和人才的重要性。
    写景咏物怀古地点山水登高望远情感忧民季节秋天
  • 登龟山绝顶

    详情
    [清] - 陈斗南
    攀萝扪石上层峦,野旷天遥一望宽。
    我攀着藤萝,摸着山石,一步步爬上层层高山。此时的我站在一片荒野之中,眼望天边,感觉格外开阔。
    海送潮音如欲雨,山含树色暂生寒。
    海面送来潮涌的声响,仿佛是要下雨的征兆;山间树木的色彩暂时带来寒意。
    花宫清敞游人集,草径萦纡去路难。
    美丽的宫殿清净宽敞,吸引着游人聚集;而草地间的小路曲折萦绕,让人觉得归去的路途十分艰难。
    咫尺蛇峰馀故垒,萧萧烟景正贪看。
    眼前不远处的山峰还保留着旧的防御工事,那炊烟袅袅的景象让人忍不住想多看几眼。
    写景山水秋景怀古登高望远
  • 登潼关城楼

    详情
    [清] - 马棫士
    歇马维芳树,登楼雨正晴。
    休憩的马匹靠着芬芳的树木,登上高楼,雨后初晴。
    河流当晋曲,山势入秦平。
    河流经过之处正是晋国的曲地,山势平缓,与秦地相连。
    浪打关门险,砂浮驿路明。
    巨浪拍打关隘显得格外凶险,沙土随驿路铺展显得格外明亮。
    西京多事日,不见弃繻生。
    回想往昔西京的动荡岁月,不见当年弃繻生(指汉代终军曾弃繻典故,这里借指有志之士)。
    写景山水边塞抒情怀古登高望远地点描述时间河山之险
  • 大悲院题壁(其二)

    详情
    [清] - 查为仁
    眷此东林社,来寻惠远师。
    眷恋这东林社,我来寻找惠远师。
    坐深凉意满,吟苦树阴移。
    坐得深了,感到满身的凉意,吟咏时树阴移动。
    白鸟冲残照,青芦响暮飔。
    白鸟冲破残余的阳光,青芦在晚风中摇响。
    一层楼上望,浩荡自伸眉。
    在一层的楼上远望,心胸开阔,神采飞扬。
    写景写山自然景观山水秋景夏末秋初秋日暮色登高望远
  • 登碧云寺金刚塔

    详情
    [清] - 爱新觉罗·弘历
    登塔必有天风来,窣堵岂与封姨媒。
    登上高塔必定有天风吹来,窣堵坡(可能是指某种地形或建筑)岂能与封姨(传说中的风神)作为媒人。
    此中妙义今始悟,为扫万虑浮云开。
    在这里我方才领悟到其中的深奥意义,扫除了所有的忧虑,就像浮云被打开。
    世出世法若常住,汉水亦应西北回。
    世间和出世的法理如果能永远存在,那么汉水恐怕也会向西北回流。
    月为面镜海置杯,我心朗廓与之皆。
    月亮如同面镜,大海如同置杯,我的心境开阔明朗,与它们相映成趣。
    下视方方绿云吉,又我意中颙望才。
    从高处往下看,四方绿云般的田野显得十分吉祥,这正是我心中所盼望的景象。
    抒情写景哲理怀古登高望远
  • 环碧楼

    详情
    [清] - 爱新觉罗·弘历
    窈窕回廊宛转通,到来层构耸壶中。
    窈窕的回廊曲折通幽,来到高耸的建筑中,仿佛置身壶中天地。
    讨源每以初艰致,得趣因之转不穷。
    探讨其源头常常会遇到初期的艰难,但得到乐趣却因此而无穷无尽。
    座挹山光将水态,窗延秋月与春风。
    坐在这里可以欣赏到山光水色,窗户则延伸出秋月与春风的景致。
    凭高望远真空阔,正藉岩枝护郁葱。
    凭高远望,视野空阔,正因为有岩石和枝叶的庇护,显得郁郁葱葱。
    写景地点抒情秋天凭高望远写山赞美庐山秋月春风风景
  • 南湾

    详情
    [明末清初] - 曹溶
    就麓开幽栈,登登翠不穷。
    靠近山脚开辟出一条幽静的小路,一步步地攀登,景色翠绿而无穷无尽。
    有时行树杪,终古在烟中。
    有时候行走在树梢之上,这些景色自古以来就隐没在烟雾之中。
    架壑翻忘险,飞流总嵌空。
    架设在山涧之上的栈道似乎忘记了险峻,飞泻的瀑布总是镶嵌在空谷之中。
    最愁多窅折,无处著渔翁。
    最令人忧愁的是,这里弯弯曲折的路途,没有地方可以容纳渔翁的船只。
    写景山水地点南湾登高望远愁思
  • 初至常州登太平塔

    详情
    [清] - 徐庭翼
    未破浮生梦,观光驾客舟。
    未破浮生梦,观光驾客舟。
    龙城初寄迹,雁塔且閒游。
    龙城初寄迹,雁塔且閒游。
    登览江山胜,吟怀品物稠。
    登览江山胜,吟怀品物稠。
    周郎驰骛地,黄菊几番秋。
    周郎驰骛地,黄菊几番秋。
    写景地点秋景怀古抒情城市山水登高望远菊花秋天
  • 登雨花台高处亭子

    详情
    [清] - 吴进
    高上石子冈,雨霁草犹湿。
    孤亭在山巅,半为樵牧集。
    有风云不留,无人鸟自入。
    人烟纷目前,远山近城堞。
    风气此独殊,秋深未黄叶。
    写景地点秋天的写景山水的写景雨天的写景登高望远
  • 度天山

    详情
    [清] - 成瑞
    天山一脉西北肇,万里东来青未了。
    天山山脉从西北方向延伸,万里迢迢向东延伸,青色的山脉连绵不绝。
    伊吾之北月支南,千寻耸峙烟霞绕。
    在伊吾的北部和月支的南部,有座高耸入云的山峰,被烟霞环绕。
    天功设险人力通,鸟道羊肠深且杳。
    自然形成的险峻地势,却也有人工开辟的通道,那道路像鸟的飞行路线一般险峻、深邃。
    初循涧腹入峡口,渐陟峰腰依木杪。
    最初沿着山涧深入到峡谷的入口,然后逐渐攀登到山峰的腰部,紧靠着树木的顶端。
    登巅陡觉众山低,穿云俯瞰雄关小。
    登上山顶后突然觉得其他山峰都变得低矮了,穿过云层俯瞰,雄伟的关隘也变得渺小。
    崖悬坡滑石嶙峋,栏回路曲松环绕。
    山崖悬垂、山坡滑溜,岩石奇特,栏杆环绕的道路蜿蜒曲折,周围环绕着松树。
    七十二盘冰雪凝,三百六旬晴霁少。
    这里冬天七十二个盘山道都被冰雪覆盖,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中晴朗的日子很少。
    霏微空翠湿人衣,料峭余寒破春晓。
    细小的空中翠色让人觉得湿润了衣服,微微感到的寒意破坏了春天的早晨。
    我来一步一惊喜,暂解征鞍憩岭表。
    我每走一步都感到惊喜,暂时放下旅途的劳累在山岭上休息。
    凭高回首风景殊,怀古思乡心悄悄。
    凭高远望,风景与之前大不相同,我怀古思乡的心情悄然升起。
    写景地点山水边塞怀古抒情登高望远
  • 由吾谷小径登望海墩

    详情
    [清] - 沈宗敬
    危磴回看万点红,欲行且止意何穷。
    凭高莫定双眸界,陟险才容一径通。
    海气苍茫吞远岫,雁行离合叫长空。
    林间可有苏门啸,欲访幽人到梵宫。
    写景山水抒情秋景登高望远怀古自然景色动物大雁地点海墩
  • 偶感和百谷先生韵十五首(其四)

    详情
    [明末清初] - 何巩道
    不因秋色亦凄凄,天自高时海自低。
    无垂杨处红帘出,有落花中白马嘶。
    暝树低枝临水合,阴云拖脚到江齐。
    一声岂是渔郎笛,王仲宣楼倚日西。
    写景秋天山水抒情动物白马倚楼望远
  • 高楼晚眺

    详情
    [清] - 王松
    登楼吟望久,栏朽叹无依!
    天地来秋色,河山吊夕晖。
    樵歌空谷答,牧笛小村归。
    不尽悲愁意,令人仰采薇。
    写景抒情秋天登高望远怀古悲愁情感田园风光
  • 天台远眺

    详情
    [清] - 吕成家
    突兀天台耸碧空,恰宜远眺辨西东。
    放开眼界群峰小,展扩襟怀万派通。
    半幅云笺封远岫,一行雁字窎秋风。
    登临逸兴游仙景,缥缈虚无一望中。
    写景秋景山水抒情登高望远情感逸兴秋天物候
  • 南楼怀古

    详情
    [清] - 许国焕
    城郭遥临北斗悬,苍凉长慨暮云天。
    只今老竖樵薪日,正想从官引仗年。
    亡国社存秋色外,《登楼》赋就夕阳前。
    金舆石马赓陈迹,满目悲风散紫烟。
    怀古写景抒情秋节城市古迹悼亡感慨时局登楼望远
首页
上一页下一页
分组推荐
小学古诗文
唐诗三百首
四言诗
五言诗
六言诗
七言诗
词
骚
乐府曲词
排律
曲牌名
朝代
不限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朝
唐朝
宋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热门标签
写景
抒情
豪放
怀古
情感
山水
赞美
咏物
思乡
地点
友情
离别
送别
春天
显示全部
赋春古诗文网,汇集最全诗词古文,优质详尽的国文学习平台。
赋春古诗文版权所有用户协议免责声明反馈与建议皖ICP备202403010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