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九年暮春月,内史山阴幽兴发。
在永和九年的暮春时节,内史在山阴之地兴致高发。
群贤题咏无足珍,叙引抽毫取奇札。
众多贤能之人题咏的诗作虽多,但都未能足以珍贵。我们记叙着他们的话语,抽取着毫笔写下新奇的诗句。
好之写来终不如,神助留为后世法。
纵使自己尝试写诗却总觉得不尽如人意,可能是需要神明的助力将作品流传后世以作教法。
二十八行三百字,模写虽多谁定似。
全篇诗共计二十八行三百字,虽有人模仿无数,但又有谁可以决定哪个是相像的。
昭陵竟发不知归,尚有异形终可秘。
昭陵的宝藏最终被发掘后却不知道归于何处,其中还藏有特殊的形状最终得以保留秘密。
彦远记模不记褚,要录班班有名氏。
彦远记载着事物形象却不记得褚(这里指历史上的褚字记录的内容),而重要的记载都是清晰有名的氏族所记录。
后生有得苦求高,俗说纷纷那有是。
后辈中有人想要获得成就并追求更高的境界,世俗的传言纷纷扰扰,但真正能做到的有哪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