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在线搜索
陶弼
宋
219首诗词
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卒于神宗元丰元年。年六十四岁。倜傥知兵,能为诗,有“左诗书,右孙吴”之誉。庆历中(1045年左右)杨畋讨湖南猺,授以兵,使往袭,大破之。以功得朔阳主簿,调朔阳令。两知邕州,绥辑惠养,善政甚多。进西上阁门使,留知顺州。交人袭取桄榔,弼获间谍,谕以逆顺,纵之去,终弼任不敢犯。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改东上阁门使,未拜,卒。弼的著作,本有集十八卷,今仅存《邕州小集》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事迹见《豫章先生文集》卷二二《陶君墓志铭》
生卒年:1015—1078
字:商翁
籍贯:永州(今湖南省祁阳县)
- [宋] - 陶弼人言清禁紫薇郎,草诏紫薇花影旁。第一句“人言清禁紫薇郎,草诏紫薇花影旁。”可以翻译为:人们都说紫薇郎在清净的宫廷中任职,他在起草诏书时,身旁有紫薇花的影子相伴。山木不知官况别,也随红白上东廊。第二句“山木不知官况别,也随红白上东廊。”可以翻译为:山间的树木不知道官员之间的分别,它们也随着季节的变化,叶子由红转白,挂满东边的长廊。
- [宋] - 陶弼灵邑西南古洞天,我来方信海为田。灵邑的西南方向有一个古洞天,我来到这里才相信大海可以变成田地。无名不入州图载,有路空闻野老传。这里没有名字并没有被记录在州图上,有路却只是从当地老人口中听说。此日登山人采蚌,当时饮马客留钱。今日有人登山采蚌,那时留下的饮马钱依旧留在那里。颜公昔记麻姑说,三变柔桑事果然。颜公曾经记录了麻姑的传说,桑树三次变化的事情果然如此。
- [宋] - 陶弼岭开蛮壤断,此地下湘川。绿水文如染,丹枫色欲然。瘴消还爱酒,我醉尚忧边。故里谁相访,孤帆出晓烟。
- [宋] - 陶弼几年来瘴外,此夜宿溪中。照枕残鸡月,吹灯落叶风。卢循犹伪国,杨仆已衰翁。起戴寒星去,前村烧影红。
- [宋] - 陶弼僧怜海石为棋子,客惧蛮螺作酒杯。僧人喜欢把海边的石头当作棋子,客人却因为那些形似螺的异物而恐惧得不敢饮酒。自笑平生喜韬略,此时何计上金台。自我嘲笑平生喜欢兵法谋略,但现在却不知道该如何前往金台。
- [宋] - 陶弼浅为玉茗深都胜,大曰山茶小树红。名誉漫多朋援少,年年身在雪霜中。
- [宋] - 陶弼夜半孤城百尺台,乱虫声里一樽开。忧边日绕南云下,恋阙心随北斗回。
- [宋] - 陶弼曾过祝融峰顶上,步随明月宿禅关。夜深一阵打窗雨,卧听风雷在半山。
- [宋] - 陶弼孤城溪洞里,闻说已堪哀。孤城坐落在溪洞之中,听说那里的景象已经足够令人悲哀了。蛮水如鲜血,瘴天已死灰。蛮地的江水如同鲜血般鲜红,瘴气弥漫的天空已经如同死灰一般。吏忧民置毒,巫幸鬼为灾。官吏们忧心忡忡地担心百姓遭受毒害,而巫师们却寄希望于鬼神带来灾难。风土如斯恶,吾来胡为哉。风土如此恶劣,我到这里来是为了什么呢?
- [宋] - 陶弼一曲青溪一曲山,鸟飞鱼跃白云閒。第一句“一曲青溪一曲山,鸟飞鱼跃白云閒。”翻译为:一曲青色的溪流和连绵的山峦相互映衬,鸟儿在飞翔,鱼儿在跳跃,白云在天空中悠闲地漂浮。溪山岂要行人到,自是行人到此间。第二句“溪山岂要行人到,自是行人到此间。”翻译为:溪流和山峦难道需要行人的到来吗?其实自然的美景自然会吸引行人来到这里。
- [宋] - 陶弼万枝千叶递相亲,内结花心外结身。草木至微犹有合,悲哉父子与君臣。
- [宋] - 陶弼兜率一峰旁,林开见宝幢。鸟行高避县,山骨下连江。
- [宋] - 陶弼角声吹送小单于,薄雾稀星乍有无。坐看月从潮上出,水晶盘里夜明珠。
- [宋] - 陶弼寻山入罗秀,旋结草堂居。我曾寻找名山进入罗秀,并在此地结下一座草堂居住。花露生瓶水,松风落架书。瓶中花露滋养清水,架上松风摇动书籍。闻猿得句后,见月出行初。听到猿猴的叫声后得到诗句,见到初升的月亮激发创作灵感。此夕云林下,无因梦使车。在这夜晚的云林之下,我没有理由使用梦来驾驭车马。
- [宋] - 陶弼越裳济海喜天晴,五叶戈船不度兵。尧舜远方皆乐国,汉唐诸将本书生。
- [宋] - 陶弼海客园林珠树木,水仙宾从玉簪裳。锦桃每用红丝缕,蜂采须成白蜜房。
- [宋] - 陶弼北设长城陷虏尘,更来劳役武陵民。第一句“北设长城陷虏尘,更来劳役武陵民。”可以翻译为:“在北方修建了长城,却招来了敌人的侵犯和尘埃,又来劳役武陵的百姓。”我疑洞里栽桃者,便是当时版筑人。第二句“我疑洞里栽桃者,便是当时版筑人。”可以翻译为:“我怀疑在洞中栽种桃树的人,就是当年修建长城的筑城人。”
- [宋] - 陶弼江南池馆厌深红,零落空山烟雨中。却是北人偏爱惜,数枝和雪上屏风。
- [宋] - 陶弼出抚驩兜俗,亲提季子军。译文:我走出家门,去体验驩兜的风俗,亲自统领季子的军队。随人两关月,迎马二溪云。译文:随行的人和我在两道关隘间穿越月光,迎接的马匹在两溪上方的云雾中驰骋。
- [宋] - 陶弼去岁同登画角城,诸蛮未灭夜论兵。五更将吏知人意,吹作梅花塞外声。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