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在线搜索
徐书受
清
6首诗词
- [清] - 徐书受冒岚余浅雪,叠石构飞甍。在云雾尚未消散的轻微雪天里,可以看到层层叠叠的石头搭建成的飞檐高顶。马自嘶风立,人因出隘争。马匹在风中自顾自地嘶鸣,人却因为通过狭窄的隘口而相互竞争、争夺。岩凹扪虎迹,天外走雷声。岩壁凹陷处似乎留下了虎的足迹,远处天际传来了雷声隆隆。登陟真称快,徒令怯者惊。登高行走真是让人觉得畅快,但也让那些胆怯的人感到惊讶。
- [清] - 徐书受王郎王郎大磊落。才名二十载,不免尚飘泊。王郎王郎心胸开阔,才华名扬二十年,却仍不免四处漂泊。平生性命为友朋,缓急至今谁可托。他的平生以朋友为重,在紧急关头,谁又可以托付重任呢?众中遇我更不疑,一见高呼动魂魄。在众人中遇见我他并不怀疑,一见面就高呼我的名字,令我魂魄震动。王郎听我语,足以慰尔饥。王郎啊,听我说,我的这些话足够安慰你的饥渴心灵了。择交定交始,乃克全交期。选择朋友并确定交往的开始,这样才能完全实现交友的期望。苟未保厥终,不如不相知。如果不能保证始终不变,那还不如从一开始就不相知。当时颜苦瘦,今已面有髭。当时他还是颜面消瘦,现在已经有了髭须。髭鬑鬑,发短短,嵇非懒兮阮非诞。髭须长长,头发短短,他既不懒惰也不轻狂。君曰悲乎,岂在饱暖。不封不树,盖不敢缓。他说可悲啊,不在于衣食饱暖。他不求坟墓的封树,是因为不敢拖延。以此感激,卑官不辞。孝子之志,谁当谅之。因此他心存感激,即使官职卑微也不推辞。孝子的志向,谁又能理解呢?嗟君勿戚贫而病,我亦年来知定命。我对他说,不要因为贫穷而忧虑生病,我也已经知道自己的命运。母殡松楸系梦思,严君万里违温凊。母亲的葬礼在松树和楸树之间举行,我远离家乡,无法尽孝,内心充满愧疚。君由保州去,南抵长水塘。行将告我友。你将前往保州,南抵长水塘。即将与我友人分别时。我友钱与杨,高堂白发各相守,何事遨游离故乡。我的友人钱与杨,他们的父母都已白发苍苍相互守望,为何还要远离故乡四处游荡呢?
- [清] - 徐书受沙沈石锐倏低昂,归路宁如去路长。沙沉石落,声音高亢而突然,归途仿佛比去路还要漫长。天远楼台时出没,秋暄林木半青黄。远处的楼台在视线中时隐时现,秋天的温暖使得林木一半青一半黄。感知人少空怀刺,惜别情深况陟冈。感觉到人的稀少,我空怀才华却无人赏识,对即将的分别深感惋惜,尤其是离开这个山冈。遥忆大雷书到后,晓风寒月正茫茫。想起远在大雷的朋友,当书信传来的时候,已经是拂晓时分,风寒月白,一切都是那么朦胧迷茫。
- [清] - 徐书受失势愁千丈,回眸忽百寻。失势时忧愁如千丈高,回头一望却发现已经走了很远。后崖迷向背,半壑划晴阴。后面山崖让人迷失方向,半山腰的沟壑划破了晴朗的天空,形成阴影。径滑披榛翳,霜严少树林。小路湿滑,披着丛生的草木,霜冻严寒使树林稀少。敝裘珍愈暖,秋塞已寒深。破旧的大衣虽然破旧,但穿在身上却越来越暖和。秋天的边塞已经深入了寒冷的天气。
- [清] - 徐书受振衣忽霄汉,巉绝已平视。振奋衣衫,忽然置身于高空之中,险峻的山峰已可平视。一线上天奥,万笏出地底。一条线通向天空的深处,万笏(一种古代的奏章)从地底涌出。斜日在半崖,高鸟飞不起。斜阳半挂在山崖之上,高飞的鸟儿无法再起飞。豁然倚层空,盘旋径逦迤。豁然开朗,仿佛倚靠着天空的层次,盘旋曲折的道路延伸到远方。云生乍笼袖,涧响复盈耳。云雾忽然涌现,笼罩在衣袖之上,山涧的声响在耳边回响。何处烟林钟,天风吹十里。何处传来的烟林钟声,仿佛是天风传来的,回荡十里。蹑景有羽翰,苍苍暮凝紫。好像脚踏影子,有了羽翰般的助力,苍茫的暮色中凝成一片紫色。
- [清] - 徐书受斯人高卧久榛墟,谁复能来式故庐。斯人高卧在荒芜的旧址上,没有人再来拜访这座旧居。史论抑扬存节槩,声华标榜自乘除。史书中的评价有褒贬,但都保存了节操和概略,名声显赫自然会得到相应的评价。才非劲敌输苏李,事已凶终悔耳余。才华虽未输给苏李那样的劲敌,但事情已经发展到凶险的终点,后悔也来不及了。尔日升沈何足恨,不应重广《绝交书》。那些昔日的升迁沉沦,又有什么值得遗憾的呢?不应该再重写《绝交书》。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