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在线搜索
宋应星
明
52首诗词
中国明末科学家,汉族江右民系。万历四十三年(1615)举于乡。崇祯七年(1634)任江西分宜教谕,十一年为福建汀州推官,十四年为安徽亳州知州。明亡后弃官归里,终老于乡。在当时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生产技术达到新水平的条件下,他在江西分宜教谕任内著成《天工开物》一书。的著作还有《野议》、《论气》、《谈天》、《思怜诗》、《画音归正》、《卮言十种》等,但今已佚失
生卒年:公元1587—约1666年
字:长庚
籍贯:奉新(今属江西)
- [明] - 宋应星子孙贤否性相成,作法毋凉尽我生。翻译成白话文是:“子孙的品行是否贤良,是与生俱来的性格相互影响的结果。在制定家法时,不应采取过于严厉的手段,要使我的一生得以安详。”遗嘱絮烦临疾病,何曾片语耳根迎。翻译成白话文是:“在临终前留下繁杂的遗嘱,却未曾有只言片语真正进入我的耳中。这让我感到困惑,为何不能在生前就教导子孙,让他们真正理解并遵循。”
- [明] - 宋应星人生愿欲自无穷,官贵金多百岁中。人生愿望无穷无尽,但官职和财富再多也只会在百岁生命中匆匆而过。衰相已形功德薄,遗言墓志托名公。身体衰老的迹象已经显现,功德逐渐消退,留下的遗言和墓志铭需要靠有名的公卿来撰写。
- [明] - 宋应星智过千人谓是英,超群岂入此中评。译文:如果一个人的智慧超过千人,那么他就被认为是英才。但即便是超越了众人,也不一定能够用普通的评价标准来评判他。欲施雨露崇朝遍,但卷风云指顾清。译文:我想把如雨露般的恩泽施加于人,使得美好的声誉在整个朝廷流传开来。但是我的行为像卷起的风云一样迅猛,只需一个指令就能使事情变得清晰明了。万卷淹通才鬼服,千言立就羽流惊。译文:只有通晓万卷书籍的博学之人才会让人感到敬畏,而那些能够立即用千言万语表达出自己想法的人,会让人感到如羽流般惊异。执鞭愿者追随往,渠在峨眉绝顶行。译文:如果有愿意执鞭追随的人,就让他跟随我去吧,我们要一起在峨眉山的绝顶之处前行。
- [明] - 宋应星神州赤县海环瀛,同日同时万口生。佣丐公卿齐出世,先生开卷细推评。
- [明] - 宋应星世间左道孰为凶,最是龙阳泣楚宫。禽兽犹明真配合,生人反昧假雌雄。
- [明] - 宋应星既晓森罗业镜光,侈焚冥镪寄虚堂。只言贿赂通阴界,先造繁词奏法王。
- [明] - 宋应星乘胜元兵已破襄,葛陂贾相半闲堂。且偷睫下红妆艳,为虏明年岂足伤。
- [明] - 宋应星仕宦场头尚协恭,一心为国自相容。结成死党排殊调,报复循环汝国凶。
- [明] - 宋应星升量学问斗量才,欲作神仙结圣胎。蛐蚓若能腾雾雨,蛟龙遍地役风雷。
- [明] - 宋应星一人两子算盘推,积到千年百万胎。幼子无孙犹不暝,争教杀运不重来。
- [明] - 宋应星一个浑身有几何,学书不就学兵戈。第一句“一个浑身有几何,学书不就学兵戈。”的译文是:我自身拥有什么才能呢?如果不学习写字,那我就去学习兵法武艺。南思北想无安著,明镜催人白发多。第二句“南思北想无安著,明镜催人白发多。”的译文是:我无论南北奔波,内心都难以安定。明镜高悬,催人老去,不知不觉间已是白发丛生。
- [明] - 宋应星砥柱狂澜劲节标,匪因闻誉动心要。个中信誓千金重,身外浮荣一叶飘。帝座光明呼吸透,尘埃笃挚鬼神招。成功不愿留名记,至德无称意自饶。
- [明] - 宋应星闻道西方有美人,大圆清淑幻成身。容华婥约仙山质,德性温良葛氏民。著作功高天不夜,应酬气爽日长春。却怜俗骨烦陶冶,宁惜蒙淄混世尘。
- [明] - 宋应星山中樵客食无酶,热芋寒饘八十来。参附若还能续命,王孙公子不须哀。
- [明] - 宋应星篇章无奈出身何,释褐忘筌弃则那。篇章的诞生无法选择从何而来,释褐(可能是指脱离尘世的束缚)后,要忘却尘世的筌蹄(可能指追求的世俗利益),舍弃那其中的种种繁琐。结习他年难洗涤,刊成宦藁摘瑕多。多年的习惯难以彻底清洗掉过去的痕迹,所写的宦官的文稿中也有许多需要摘录修正的瑕疵。
- [明] - 宋应星构讼犹如两奕棋,输赢必有一人支。吾家惧损门楣望,不代他家比量思。
- [明] - 宋应星古今圣贤事头多,几句铭旌志不磨。古今圣贤所经历的事情很多,但他们的功绩和事迹却常常被铭记在铭文中,永不磨灭。若祖而翁微细善,连篇墓表太繁苛。如果祖先和祖辈的微小善举都被详细记载,那么连篇累牍的墓志铭就显得过于繁琐苛刻了。
- [明] - 宋应星桐乡近宦一何愚,欲积鎏金百万馀。数未盈时冤已集,一夫作难委沟渠。
- [明] - 宋应星人到无能始贷金,子钱生发向何寻?厉词追索弥年后,生计萧条起绿林。
- [明] - 宋应星皇天大父亿人皆,四散均分不厚乖。富贵相承三世足,曾孙不第苦伤怀。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