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在线搜索
高攀龙
明
154首诗词
又字云从,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生卒年:1562年 - 1626年
字:存之
籍贯:江苏无锡
- [明] - 高攀龙万物同生形不同,犬羊人性岂相通。万物虽然形态各异,但它们在生命上是平等的,狗、羊和人类在本质上并不相同。因观物性明人道,始信人伦是圣功。通过观察万物的特性,我们可以明白人道,从而相信人伦关系是圣人的功绩。仁义非于明察外,愚蒙偏蔽事为中。仁义并不在明察之外,而是在那些愚昧无知和偏见的蒙蔽之中体现。虽云此理几希甚,两字金针是反躬。虽然这个道理非常难以捉摸,但是反躬自省、深入思考才是获得真理的两条金针。
- [明] - 高攀龙举网得鱼,摘我园蔬。享鱼煮蔬,载陈我书。酒中有旨,书中有腴。聊尔东窗,不乐何如。
- [明] - 高攀龙绿树遮山有态,白云过水无心。绿树遮住了山峦的形态,白云飘过水面,毫无牵挂。一窗半开半掩,四月乍雨乍晴。一扇窗户半开半掩,四月里时而下雨时而放晴。
- [明] - 高攀龙无客长闭门,客来共心赏。无人来访时常常紧闭房门,有客人来时则共同欣赏美景。去来亦何心,春风芭蕉长。春风吹拂,芭蕉树生长,来来去去无需挂念。
- [明] - 高攀龙精气为躯造化功,游魂为变浩无穷。用精气作为身体可以创造出无尽的力量和神奇的功能,而游动的魂魄会经历无数的变化,无穷无尽。如何谓死为灭尽,反落禅诃断见中。死亡并不是所谓的灭绝,因此我们不应该断言它完全消失,反而会落入对禅的诘问和误解中。神化自然称不测,有无不著是真空。精神可以变化成不同的形态,这被称为自然的不测之处,存在与不存在都是空虚的,是真正的空无。莫将空字谩归佛,虚实原于微显同。不要随便把“空”这个字归结为佛教的教义,因为虚幻与真实都是源于微妙和明显的相互转化。
- [明] - 高攀龙日煖风微杨柳斜,桃华处处点村家。太阳温暖,微风轻拂,杨柳枝条随风飘斜,桃花盛开,处处点缀着乡村人家。谁人此际能閒坐,载酒东皋醉落霞。在这个时候,谁还能够悠闲地坐着,载着美酒到东边的田野,醉倒在落霞之中。
- [明] - 高攀龙我爱陶元亮,采菊东篱时。我爱陶渊明,在东篱下采摘菊花。悠然南山意,怡悦心自知。悠闲的南山情意,内心愉悦只有自己知道。北窗睡初起,读书忽解颐。从北窗刚刚睡醒,读书时忽然豁然开朗。正尔得尊酒,日夕欢相持。此时正好有一杯酒,我们日夕相欢,互相扶持。
- [明] - 高攀龙采薪松岩下,日暮负盈肩。第一句“采薪松岩下,日暮负盈肩。”的意思是:在松树覆盖的岩石下采柴,直到太阳落山时,已经把满满一肩的柴薪背好。还思天际鹤,或恐避荼烟。第二句“还思天际鹤,或恐避荼烟。”的意思是:我仍然思念着天边的鹤(或许指某种理想或追求),但又担心它可能避开(我或此处的)茶烟(或许指世俗的纷扰)。
- [明] - 高攀龙缓步到溪头,相看事事幽。慢慢走到溪边,看到的一切都显得那么幽静。断云疏岛屿,落日艳汀洲。天空中的云朵稀疏地分布在岛屿上,落日余晖映照在汀洲上,色彩斑斓。水静夫容夕,风生芦荻秋。水面平静,仿佛容纳了整个夜晚,风从芦苇和荻草中吹来,带来秋天的气息。吴歌何处棹,惊起欲眠鸥。在哪处摇动的船棹声中响起了吴地的歌谣,那声音惊扰了正在沉睡的鸥鸟。
- [明] - 高攀龙天回地迥浩茫茫,万象昭列四气翔。天高地远浩荡广阔,万种景象罗列,四季的气息在空中飞翔。人生其中百念长,消松至灵空彷徨。人生其中百般思绪长流,消除烦恼后心灵变得空灵迷茫。持握径寸寿无疆,专静沈默道之乡。手中掌握着一寸的寿数,无限长久,专注于静默之中追寻道的真谛。心游至和迓百祥,有子贤哲孙枝昌。心游于和谐之中迎接百福,有贤哲之子,孙辈枝繁叶茂。委运任遇神不伤,念中无营身轻康。顺应天命,任凭遭遇,神明也不会受伤,心中无牵无挂身体就轻健安康。春妍景淑日载阳,莺鸣华发化无方。春天的景色妍丽,景色宜人,阳光普照,黄莺鸣叫,花开华发,变化无穷。子孙拜上千年觞,心知和悦乐未央。子孙们上供千年的酒浆,心中知道和乐的喜悦永无止尽。
- [明] - 高攀龙蝉声参差高柳,荷香远近芳塘。蝉声此起彼伏在高柳间鸣叫,荷花的香气从远近的池塘飘来。一榻凉风午睡,半卷残书夕阳。午后在凉爽的微风中睡上一觉,夕阳西下时翻阅着半卷残书。
- [明] - 高攀龙杨华点点上下,燕子飞飞去来。杨花纷纷飘落,燕子飞来又飞去。春色行看尽矣,山荼还有未开。春色已经看尽,山茶花还有未开的。
- [明] - 高攀龙天载无形触目真,羲皇两画写其神。天空中的景象真实触目,羲皇用两笔画出了它的神韵。六爻虽列上中下,一物彊分天地人。尽管六爻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但世间万物却能区分天地人。读去还知非汝密,悟来方始是家珍。细细品读之后才能知道这不是你平时能理解的秘密,真正领悟之后才明白这是家中的珍宝。试看爪发生生处,何但枝头可覛春。试着看那生命的起源之处,不仅仅是枝头可以看见春天的迹象。
- [明] - 高攀龙中庸二字圣真诠,来自唐虞一脉传。中庸这两个字是圣人的真谛,它源自唐虞时期的传统,一代代传承下来。本体睹闻为入窍,工夫戒惧是天然。通过对本体的观察和听闻来理解中庸之道,需要进入其中才能领悟其真谛。而工夫戒惧则是中庸之道的自然表现。但从庸行庸言里,直彻无声无臭先。中庸之道在日常生活中,从平凡的言行中体现出来,直达无声无臭的境界。此是人人真本色,可怜千古作陈编。这是每个人的真实本性,可惜的是,它被千古以来的人们编成了陈旧的规则和教条。
- [明] - 高攀龙山人作何功课,终日对山不语。山人每天都在做什么样的工作呢?他整日面对着山却不说话。问我此意何如,白云自来自去。如果问我他的心意如何,那山间的白云自由自在地来去就是最好的回答。
- [明] - 高攀龙夫容临清水,露下颜色冷。山斋人未眠,独步月中影。
- [明] - 高攀龙桐江一片石,千古白云横。世乱无宁宇,岩栖得此生。渔樵亦偶尔,富贵岂吾情。寂莫空山士,安知后世名。
- [明] - 高攀龙华开在今朝,华落不终夕。1、华美的花朵在今朝盛开,但花朵的凋落却不会等到夜晚。开落如君恩,丹心不可易。2、花朵的开落如同君王的恩泽,而赤诚的心意却不能轻易改变。
- [明] - 高攀龙竹飒飒兮雪堕,梅寂寂兮月明。译文:竹叶沙沙作响,雪花飘落;梅花静静开放,月光皎洁。芦洲动兮渔火,茅屋响兮书声。译文:芦苇洲上渔火闪烁,显得生机勃勃;茅屋内书声琅琅,声音清晰可闻。
- [明] - 高攀龙山上雪连屋,山僧拥褐眠。第一句“山上雪连屋,山僧拥褐眠”可以翻译为:山上雪覆盖了房屋,山间的僧人裹着粗褐布衣睡在雪中。下方来往绝,身在几禅天。第二句“下方来往绝,身在几禅天”可以翻译为:这里与下方的世界往来已经断绝,自己仿佛置身于禅意盎然的天地之间。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