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空见惯
拼音
sī kōng jiàn guàn
释义
司空:古代官名;见惯:常见而习惯了。原指司空看惯了某事以为平淡;后比喻常见之事;不足为奇。
出处
唐・孟棨《本事诗・情感》:“刘于席上赋诗曰:‘……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形容常见的东西。
解析
“司空见惯”和“习以为常”都有“看惯了;不感到奇怪”之意。但“司空见惯”多用于书面语;“习以为常”多用于口语。
示例
“帝国主义”这种字样,在现今已是司空见惯了,但在当年却几乎是一种讳名。(郭沫若《革命春秋・创造十年续篇》)
典故
“司空见惯”这句成语,与唐代大诗人刘禹锡有关。刘禹锡和柳宗元是好友,两人都因宰相王叔文的牵连被贬官。之后,刘禹锡的仕途就相当的乖舛,屡经波折后,好不容易才在唐文宗太和二年回到朝廷担任主客郎中的官。“司空见惯”的故事,大概就发生在这个时候。当时京城有位曾经担任过司空的李绅,也喜爱诗歌,因为久仰刘禹锡的才名,所以特别在自家摆设盛宴款待他。席中,还安排一位年轻貌美的歌妓表演。刘禹锡看到李绅随手一摆,就是这么盛大的场面,想必早已见惯了,不禁为自己乖舛遭遇,感到非常悲伤。刘氏曾经在江南担任过刺史,所以诗中自称为“江南刺史”。后来从这段故事摘出“司空见惯”这句成语,用来比喻经常常看到,不足为奇的意思。
故事
唐朝著名诗人刘禹锡因为政治革新被贬职回京,司空李绅设宴款待他,席间命歌妓以歌舞劝酒。刘禹锡感慨万分,当场写诗一首:“高髻云鬟宫样装,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