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著边际

拼音
bù zhuó biān jì
近义词
释义
四边都靠不了岸。比喻言论空泛或想法不切实际。
出处
《水浒传》第一九回
典故
“不著边际”原指船在水中央,四边都靠不了岸。此语见于《水浒传》。在《水浒传》第十八、十九回描述了晁盖等人投靠梁山泊之始末。晁盖出身于富户,原在个小村庄担任村长,仗义疏财,专爱结识天下好汉,凡来投靠者,不论好歹尽皆留住,因而与刘唐、吴用等人成了知交好友。后来晁盖伙同吴用等七人,在黄泥岗犯了劫案,被官府通缉,幸而有当时尚为官职的宋江通风报信,晁盖等人才能顺利逃脱,并在无处可去的情况下投奔到梁山泊。众官兵追到梁山泊附近,领兵的何涛见这湖上尽是茫茫荡荡的芦苇,于是先遣数人划著小船前往探路,没想到这些人就此一去不回。何涛在四边都不著岸的地方等著,时间一久便起了疑心,于是决定亲自带兵前去查看,不料中了埋伏,双耳都被割掉。在描述这段故事的文字中,“在此不著边际,怎生奈何”指的是身在那四边都不著岸的湖泊里,不知该如何是好。后来“不著边际”演变为成语,多被用来比喻言论空泛或想法不切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