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千里

拼音
yī rì qiān lǐ
释义
一天前进一千里。形容发展极快。
出处
战国・庄子《庄子・秋水》:“骐骥骅骝,—日而驰千里。”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解析
“一日千里”和“日新月异”;都形容发展迅速;进步很快。但“一日千里”偏重在前进得快;“日新月异”偏重在变化快。
示例
由于负责干部的艰苦奋斗,业务更一日千里,异常发达,不到一年,全国分店已达五十余处。(邹韬奋《患难余生记 进步文化的遭难》)
典故
大哲学家庄子曾经写了一篇〈秋水〉来说明万物齐一的道理,里头举了许多例子:同样是禅让天下,尧舜就能称帝,而之、哙(kuài)就被灭亡;同样是用兵争天下,汤武就能称王,而白公就失败。可见“禅让而称帝”、“兵争而称王”,因时而变,不能作为为常态来看。又例如:大屋的梁柱可以取来冲撞城门,但却无法用来填充小孔穴,这是因为不同的器物有不同的功用。骐骥(qí jì)和骅骝(huá liundefined)都是千里马,一日可跑千里之远,但要他们捕捉老鼠却就不如野猫,这是因为千里马与野猫专长不同的技艺。猫头鹰在黑夜里可以抓到微小的跳蚤,看到细小的毫毛,但一到白天,即使张大眼睛也看不到庞大的山丘,这是因为他特有的性能。从这些例子可以得知,万物从其各自拥有的特长去看,当然都具有“有用的能力”,但是换个角度,就可以发现每样事物也都有它“无用的地方”。所以观察事情,不能只守住一个立场,那只会得到一偏的结论。要试著超越“有无”、“治乱”等这些观念,试用齐一的眼光来看万物,才能渐渐突破原有坚持的偏见。后来这里的“一日驰千里”,演变成“一日千里”这句成语,用来形容马跑得很快,亦用于形容速度极快或比喻进步极快或进展迅速。另外还可用来比喻人才出众,如《后汉书・卷六六・陈王列传・王允》中便记载了东汉时的王允,才智出众,卓越超群,同郡的名士郭泰见到他时,曾赞叹道:“王生一日千里,王佐才也。”就是说:王允像是千里马一样的与众不同,绝对是个辅佐君王的人材!
故事
战国时期,同在赵国做人质的燕太子丹与秦国嬴政相处很好。嬴政后为秦王,对来秦国做人质的燕太子丹百般刁难。太子丹逃回燕国找田光商量对策,田光说他已经不是一日千里的骏马了,但能推荐荆轲去刺杀秦王嬴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