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出于蓝
拼音
qīng chū yú lán
近义词
反义词
释义
青:靛春;蓝:蓼蓝;一种含有靛青素的草。靛青从蓼蓝草中炼出来;但颜色比蓼蓝更深。比喻学生胜过老师。
出处
先秦・荀况《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含褒义。
解析
“青出于蓝”和“后来居上”都有“后来的胜过先前的”之意;但“青出于蓝”只限于用人或作品;而“后来居上”可能泛指一切现象和事物。
示例
愈变愈妙,可谓青出于蓝矣。(清・平步清《霞外捃屑》卷六)
典故
战国时代大哲学家荀子写了一篇〈劝学〉的文章来鼓励大家多学习。学习有什么好处呢?就像靛青是从蓼蓝提炼出来,但是颜色比蓼蓝还要青;冰是水结冻而成,但是温度比水还要低。学习就像这种提炼和结冻的效果一样。我们把一根直挺挺的木条用𫐓的工夫,慢慢使它弯曲,制成车轮。等它弯曲合乎规矩后,就是经过日晒干枯也不会再恢复原状了。这种𫐓的工夫也是学习。所以木头要划得直,得靠绳墨;金属要磨锐,得靠砺石。君子就是要接受绳墨般的约束,砺石般的磨炼,假如能广泛地去学习,而且能时时反省自己,那就不会有什么过错了。后来就从荀子这段话中演变成“青出于蓝”这句成语,原来是用来比喻学习的效果,后多用来比喻学生表现较老师出色,晚辈成就超过前辈。
故事
北魏文人李谧学习很用功,在文学博士孔璠门下做学生,勤奋刻苦,虚心好学,提高很快。几年后,李谧的学问超过了他的老师孔璠,孔璠反过来向李谧求教。同学们做歌:“青成蓝,蓝谢青,师何常,在明经。”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