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鼎鼎

拼音
dà míng dǐng dǐng
释义
鼎鼎:声威盛大的样子。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4回:“你一到京打听人家,像他这样大名鼎鼎,还怕有不晓得的。”
用法
主谓式;作定语;用于人和事物。
解析
“大名鼎鼎”和“赫赫有名”;都形容名气很大。有时可通用。但“大名鼎鼎”多用于人;偶尔用于事物;不能用于抽象的概念;“赫赫有名”的应用范围较大。可用于人;也可用于事物;具体的和抽象的事物都可用;并含有“显赫”的意思。
示例
你一到京打听人家,像他这样大名鼎鼎,还怕有不晓得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四回)
典故
“鼎”是古代用来烹煮食物的金属器具,也是古代礼仪中的重器。夏禹时,以九州贡金铸成九鼎,夏、商、周三代奉为象征国家政权的传国宝器。“鼎”因此引申有分量极重之意,“鼎鼎”,即是形容盛大的样子。晚清小说《官场现形记》中有一段话:“老人家道:『你一到京,打听人家,像他这样大名鼎鼎,还怕有不晓得的?』”指这个人名气如此之大,京城里没有人不晓得的,就是用“鼎鼎”来形容一个人的盛名。后来“大名鼎鼎”就被用来形容人的名气声望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