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天喜地
拼音
huān tiān xǐ dì
释义
形容非常高兴、快乐。
出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则见他欢天喜地,谨依来命。”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解析
“欢天喜地”和“欢欣鼓舞”;都有“非常高兴”的意思。但“欢天喜地”仅表示高兴;“欢欣鼓舞”除此以外;还表示振奋;兴奋等意思;并带有庄重色彩。
示例
刚才二奶奶从老太太屋里出来,不似往日欢天喜地的,叫了平儿,唧唧咕咕的不知说了些什么。(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七回)
典故
“欢天喜地”是个很浅显的成语,常被用来形容人非常欢喜高兴的样子,较早见于宋代话本小说《错斩崔宁》。其故事内容描述一个名叫刘贵的人,夜里被闯入的盗贼杀死,而刘妻误以为是他的小妾与崔宁谋财害命,于是告到官府去,官方又草率断案,将小妾和崔宁判了死刑。一年后,刘妻阴错阳差地成了那个盗贼的押寨夫人,在一次闲聊时,赫然发现此人才是当年谋杀亲夫的真凶。刘妻心中懊悔不已,但表面上装作没事,仍是一付“欢天喜地”的样子,第二天才偷空到官府报案,为夫报仇。“欢天喜地 ”也常见于其他戏曲小说里,如《水浒传》第一七回中,曹正等人绑著鲁智深,假意要将他献给二龙山的山大王邓龙,邓龙手下小喽啰见他们到来,“欢天喜地说道:『好了!众人在此少待一时。』”然后赶紧报予山大王知。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