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枥骥

拼音
fú lì jì
近义词
释义
源见“老骥伏枥”。比喻年老而仍怀壮志之人。清 归庄《哭万年少》诗之二:“相彼伏枥骥,遇时仍驰骤。悲哉负壮心,没身无所就。”。
典故
此处所列为“老骥伏枥”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老骥伏枥”出自三国魏・武帝〈步出夏门行〉。其中诗句说:“骥老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千里马虽然老了,伏在马槽边,仍然想奔跑千里的路程,来衬托积极于建立功业的人虽然年老,但雄壮豪迈的志向并未消失。后来“老骥伏枥”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专用来比喻年虽老而仍怀雄心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