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不禁风
拼音
ruò bù jīn fēng
释义
旧时形容身体娇弱;连风吹都经受不起。现指人体质虚弱。
出处
唐・杜甫《江雨有怀郑典设》诗:“乱波纷披已打岸,弱云狼藉不禁风。”
用法
补充式;作谓语、补语、定语、宾语;形容女子体态纤弱。
示例
如果不参加劳动,也就会沾上资产阶级的思想意识,而且弱不禁风。(茅盾《一九六0年短篇小说漫评》)
典故
“弱不禁风”形容物体柔弱得禁不起风吹,类似的语义在《隋书・卷四七・柳调列传》就可以看到。柳调当时为侍御史,左仆射杨素在朝廷碰到他,拿柳调的名字来开玩笑,说他:“柳条通体弱,独摇不须风。”“柳条”是“柳调”的谐音,这话有暗讽著柳调行事立场如柳条般摇摆。这让柳调十分不高兴,当场驳斥杨素的不是。但“弱不禁风”一语,却要到如唐代杜甫〈江雨有怀郑典设〉诗,中间方有“弱云狼藉不禁风”句,用来形容稀疏的薄云禁不住风吹,一下子就被吹散了。这也许就是后代“弱不禁风”成语所本。这句成语在诗文多见,例如宋・杨万里〈三花斛・水仙〉诗说:“生来体弱不禁风。”讲水仙花的柔弱。再如宋・陆游的〈梦范至能李知几尤延之同集江亭〉诗:“红蜻蜓弱不禁风。”则用来表达蜻蜓的娇弱体态。今日“弱不禁风”一语,则多用来形容人身体十分瘦弱。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