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协力

拼音
tóng xīn xié lì
近义词
反义词
释义
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协:合。
出处
唐・姚思廉《梁书・王僧辩传》:“讨逆贼于咸阳,诛叛子于云梦,同心协力,克定邦家。”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解析
“同心协力”指团结一心;“共同努力”不含共同克服困难之意。“和衷共济”多指团结一心;共同克服困难。
示例
只要我们大家同心协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典故
“同心协力”原作“同心并力”。秦王嬴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统一天下,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帝国,自称“始皇帝”。废封建,行郡县,以集权中央;开辟驰道,修筑长城以巩固国防。五度巡行天下,北逐匈奴,南征百越。功绩卓著,可说是前所未有。然而这个帝国却仅仅只有短短十五年的国祚,对此,汉代贾谊的〈过秦论〉就曾对秦的兴起及败亡作出精辟分析,其中说到:秦国境内有高山峻岭横亘及绵长黄河环绕,国境四方也都有要塞,地势十分险要。从秦穆公以来,一直到秦王嬴政,二十多个国君经常在诸侯之中称雄,这难道是每一代君主都很贤能吗?那是因为秦国所处的地理形势造成的呀!再说当时天下各诸侯国也都曾经同心协力攻打秦国,那些贤能且有才智的人汇聚在一起,善于用兵的将领指挥军队,并且还有贤相彼此商议谋略,但却被困在险要的处所而不能前进,于是秦国引诸侯国军队到境内作战,为他们打开关塞,结果却是东方百万军队败逃溃散。这难道是因为勇气、力量和智慧不够吗?那是因为地形不利,地势不便的关系。后来“同心协力”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指团结一致,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