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戚相关
拼音
xiū qī xiāng guān
释义
忧喜、祸福彼此相关连。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休:喜悦;吉利;戚:忧愁;悲哀。
出处
宋・陈亮《送陈给事去国启》:“眷此设心,无非体国;然用舍之际,休戚相关。”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解析
“休戚相关”和“休戚与共”;都有“利害一致”的意思。“休戚相关”重在忧喜祸福的相互关联;“休戚与共”重在忧喜祸共同承受。
示例
岂可委之荒野,任凭暴露,全无一点休戚相关之意。(元・石君宝《曲江池》第四折)
典故
《国语・周语下》曾提到一段故事:孙周是晋襄公的曾孙,因为受到在位的晋厉公排挤,而避难到周王室,担任单襄公的家臣。他当时虽然年纪轻,但却为人忠厚,做事合于义理,即使远走他乡,对于晋国的一切仍然非常关心。听到晋国有不好的消息,总是跟著感到悲伤;而听到晋国有可喜的事情,心情也会跟著感到高兴。单襄公看得出来孙周是个才德兼备的青年,前途光明无限,因此在病重的时候,叮咛儿子单顷公说:“要好好善待晋国的公子,因为他虽然身处异乡,但却非常关心晋国的一切,不忘其本,自觉与晋国的荣辱安危互相关联。现在的晋厉公是个昏君,将来孙周一定会回国去接任国君,继承王位,所以你一定要好好对待他。”后来,晋国发生叛乱,厉公被杀,孙周果然被迎回晋国,即位为晋悼公。后来“休戚相关”这句成语,当就从这里的原文“为晋休戚,不背本也”演变而出,形容彼此间的关系密切,利害一致。
故事
春秋时期,晋厉公为了不让公子们争夺权利而惹是生非,把他们排挤到国外去。公子姬周到单襄公手下做大臣,对晋国的安危十分关心,同晋国共悲欢。单襄公认为他是与晋国休戚相关的人。晋厉公被杀后,姬周回国继位为晋悼公。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