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无私
拼音
dà gōng wú sī
释义
一心为公;没有私心。也指处理事情公平正确;不偏袒任何一方。
出处
清・龚自珍《论私》:“矜其同官曰:某甲可谓大公无私也已。”
用法
联合式;作宾语、定语、状语;用于歌颂人的品德。
解析
①“大公无私”和“铁面无私”;都含有“没有私心”的意思;不同在于:①“铁面无私”一般用在处理问题等方面;“大公无私”可用来表示“一心为公;没有私心”的意思;②同样用于处理问题的场合;“大公无私”侧重在“公正”;指一点也不偏私;“铁面无私”侧重在“铁面”;指不畏权势;不讲情面。②“大公无私”和“舍己为公”;都有“为大家利益;不惜牺牲个人利益”的意思。但“大公无私”侧重在“不为个人谋利益’;“舍己为公”侧重在“为公众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
示例
要把你的志向拿定,而且要抱着一个光明磊落、大公无私的心怀。(郭沫若《屈原》第一幕)
典故
“大公无私”原作“至公无私”。管子,字仲,春秋齐国颍上人,为法家始祖。《管子・形势解》中提到,风、雨对人都是一视同仁,不会因为贵贱美恶,而有大小强弱的分别,所以说风雨没有固定的方向或特定的喜好,因此是“至公无私”的。后来“大公无私”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指秉公处理,毫无偏私。出现“大公无私”的书证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一回:“这种赌法,倒是大公无私,不能作弊的。”
故事
春秋时期,晋平公问大夫祁黄羊谁担任南阳县令合适,祁黄羊推荐解狐,晋平公问他怎么推荐仇人,他说任人唯贤,解狐不负众望。朝廷缺一个军中尉,祁黄羊推荐儿子祁午,祁午也干得相当出色。孔子说祁黄羊推荐人才真是大公无私。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