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曲求全

拼音
wěi qǔ qiú quán
释义
勉强地去将就别人;以求得保全。也形容为顾全大局而做出忍让的姿态。委曲:曲意迁就。
出处
宋・欧阳修《滁州谢上表》:“知臣幸逢主圣而敢危言,悯臣不顾身微而当众怨,始终爱惜,委曲求全。”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褒义。
解析
“委曲求全”和“逆来顺受”都有使自己受委屈而迁就别人的意思。但“委曲求全”仅指在一定的目的下求全;是暂时性的行为动作;而“逆来顺受”可指人的一贯态度;常表现人的性格。
示例
委曲求全的苟活决不是真正的生。(郭沫若《战声》诗)
典故
道家始祖老子,春秋时楚国苦县人。曾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主张“无为”之说,孔子曾向他问礼,著有《道德经》五千余言。老子曾说:委曲才可以保全,屈就反而能够伸展,低洼才能注水,东西旧了才能换新,少拿反而多得,贪多就会迷惑。圣人用平常心去看待天下一切事物,不坚持己见,才能客观;不自以为是,才能受尊重;不自我夸耀,凡事易成;不骄傲自矜,反而能够长久。急于张扬显溢,反而引起无数的纷争。求全之道,莫过于“不争”,圣人不与人争,天下反而没有人可以与他争。所以老子认为古人所说的:“曲则全”,就是说委曲就可以保全,这绝不是一句空话,是实实在在可以达到的。后来“委曲求全”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指委曲自己,迁就别人,以求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