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见山

拼音
kāi mén jiàn shān
释义
打开门就看见山。喻指说话作文;一开始就入正题;不绕弯子。
出处
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评》:“太白发句,谓之开门见山。”
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说话或写文章。
解析
“开门见山”和“直截了当”;都形容写文章不拐弯抹角。但“直截了当”除此以外;还可用于做事方面。
示例
太白发句,谓之开门见山。(宋・严羽《沧浪诗话 诗评》)
典故
宋人严羽在他的《沧浪诗话》中评论各诗人的作品,在说到李白时写道:“太白发句,谓之开门见山。”意思是说:李白因为个性豪放,所写的诗常是一开头就切入主题。而“开门见山”的意思,从字面来看,就是打开门就看见峻秀的青山,也可用来形容风景优美。像唐代刘得仁的〈青龙寺僧院诗〉有云:“此地堪终日,开门见数峰。”讲的就是僧院风景,开门见青山,可以让人流连终日,舍不得离开。宋代戴复古也有“潇潇洒洒屋三间,日日开门见好山”的诗句,形容友人蔡仲卿的青在堂景致宜人。明代的张岱有篇〈快园记〉,描述快园的景色:“开门见山,开牖见水。”也就是面对青山绿水的意思。因为推开门就能看到对门的山,所以引申出“直接了当”的意思;后来“开门见山”多被用来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直接了当,一开始就进入正题。
故事
唐朝大诗人李白一向写诗都是开门见山,一下笔就触及题旨,从不拐弯抹角,如《远别离》的第一句就是“远别离,古有皇英之二女”,《蜀道难》的第一句是:“噫吁上,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长相思》第一句写:“长相思,在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