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竟成

拼音
yǒu zhì jìng chéng
释义
竟:终于。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事情终究会成功。
出处
《后汉书・耿弇传》:“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夸奖人。
示例
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四章:“‘有志竟成’,总有我们的一天。”
典故
据《后汉书・卷一九・耿弇列传》载,汉朝建威将军耿弇(yǎn),曾立下多次辉煌的战功,光武帝刘秀对他十分信任。因为据守琅邪郡的张步不接受招降,于是他奉命领兵攻打,最后在临淄大败张步。几天后,皇上来到临淄劳军,并且对他说:“以前在南阳时,你提出取得天下的计策,我以为不可能成功;现在天下大势已定,可见只要立下志向努力去做,事情终必会成功。”后来“有志竟成”这个成语就从这里的“有志者事竟成也”演变而出,用于表示立定志向去做,终必成功。
故事
东汉初年,大将耿渰奉光武帝刘秀的命令去平定张步的叛乱,在战斗中不小心中了对方一箭。他咬紧牙关,带伤继续战斗,士兵们深受鼓舞,最终打败了张步。刘秀称赞他说:“你取得最终胜利,真是有志者事竟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