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材晋用
拼音
chǔ cái jìn yòng
近义词
释义
楚国的人才为晋国所用。比喻本国的人才外流到别的国家工作。
出处
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晋卿不如楚,其大夫则贤,皆卿材也。如杞梓、皮革,自楚往也。虽楚有材,晋实用之。”
用法
紧缩式;作谓语;比喻人才外流为人所用。
示例
我花了钱,教出了人,却教外国人去用,这才是“楚材晋用”呢。(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回)
典故
据《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春秋时,蔡人公孙归生(声子)出使晋国,回国途中去了楚国。楚令尹子木接见他,并且询问他晋国的一些情况,其中谈到人材的任用问题。子木问晋和楚两国的大夫谁较贤能?公孙归生回答说:“晋卿不如楚卿贤能,但是晋的大夫不仅贤能,还都是可以任命为卿的人才,然而这些人才:析公、雍子、子灵、贲皇等人,都是从楚国去的。就像楚出产的杞木、梓木、皮革,被运往晋国使用一样。楚国空有人才却不知运用,最后却为晋国所任用。”后来“楚材晋用”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人才外流。
故事
春秋时期,楚国大夫伍举因岳丈犯事而偷逃到晋国,遇到蔡国大夫声子,声子答应帮他回到楚国,便到楚国与令尹子木就楚晋两国人才问题进行探讨,说楚国人跑到晋国得到重用,对楚国十分不利。子木认为有理就去晋国接回伍举。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