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
江
仙
(
其
四
)
元
亮
席
上
见
和
,
再
用
韵
夜
语
南
堂
新
瓦
响
,
三
更
急
雨
珊
珊
。
交
情
莫
作
细
沙
团
。
死
生
贫
富
际
,
试
向
此
中
看
。
记
取
他
年
耆
旧
传
,
与
君
名
字
牵
连
。
清
风
一
枕
晚
凉
天
。
觉
来
还
自
笑
,
此
梦
倩
谁
圆
。
写景抒情
秋节怀旧
夏至雨景
悼亡追梦
记梦写情
译文
夜里的南堂新瓦上响起了雨声,那是在三更天的急雨声,声音轻轻地、绵绵不断地传来。
交友之间不能像细沙团一样轻率草率。在生死、贫富这些重要时刻,我们应该好好审视这种关系,看看它是否经得起考验。
记住多年以后,老一辈的人们会传下来的故事,你的名字和我名字也会被牵扯其中。
在一个晚凉天,枕着清风入睡。醒来后自己都觉得好笑,这样的梦谁能让它成真呢?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临江仙·其四》。诗人以夜半南堂瓦鸣、急雨珊珊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深夜独处的画面。他借此情境,感慨人生无常,提醒朋友在贫富生死的变故中审视友情。他期望将来能被历史记住,与朋友的名字一同流传,体现了对友谊的珍视。"夜语南堂新瓦响,三更急雨珊珊",这两句通过听觉描绘夜晚的宁静与雨声的急促,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深沉的氛围。"交情莫作细沙团",意指友情不应如细沙般易散,暗示了对深厚友谊的追求。"死生贫富际,试向此中看",诗人强调人生的起伏变化,提醒人们在面对命运转折时要懂得珍惜友情。"记取他年耆旧传,与君名字牵连",表达了对未来的期许,希望与朋友的名字一同载入历史长河。最后两句"清风一枕晚凉天。觉来还自笑,此梦倩谁圆",诗人以清风、凉夜为喻,表达梦境的美好,醒来后自我解嘲,暗示了对现实与梦境之间难以调和的无奈,也流露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真挚,寓言深刻,展现了辛弃疾豪放词风中的细腻情感和哲理思考。
辛弃疾
762首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病逝,年六十八。后赠少师,谥号“忠敏”。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猜您喜欢
怀郭安道
元·周驰
江南江北路茫茫,明月高楼各异乡。旅雁叫云天似水,故人今夜泊潇湘。
梁持伯内史过溪上夜谈燕市旧游感而有赠
明·胡应麟
握手无言意已消,江干晴色此停桡。千年紫阁幽期在,万里青门别梦遥。掩径有心酬鹿豕,巢林何事拟鹪鹩。尘埃漫忆东华日,浊酒长歌剑影摇。
次泉守游郎中(其一)
宋·陈宓
七闽遍数刺桐州,自昔贤侯惠爱留。洛水桥新浑似昨,梅溪人诵不能休。近来善政称三最,相继清名照九秋。我别十年思一到,不知何日此心酬。
读洪月樵秀才送悦秋归唐诗有感,次和四首(其一)
清末近现代初·林朝崧
变徵移宫又几秋,南冠相遇总含愁。客星严濑光长在,梦境槐安去不留。笛里关山经黑劫,酒边风月豁青眸。故都乔木犹无恙,乞食吴门感旧游。
逢武当道士李幽岩用王修撰韵
明·王绂
暂携笙鹤远朝天,尽道丹成骨已仙。岩搆往来驯虎豹,荷衣著破带云烟。岁周甲子何曾记,夜遇庚申便不眠。回首故山归兴好,啸歌风月浩无边。
晋安馆中纪怀十首(其二)
明·佘翔
落魄馀双鬓,城隅问故人。庭阴蕉叶老,秋色菊花新。陋巷嗟何事,浮云笑此身。床头多绿酒,莫厌客来频。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