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
山
溪
(
其
四
)
和
王
定
国
朝
散
忆
广
陵
扬
州
全
盛
,
往
事
今
何
处
。
帆
锦
两
明
珠
,
罥
蔷
薇
、
月
中
嬉
语
。
朱
衣
白
面
,
公
子
似
神
仙
,
登
云
屿
。
临
烟
渚
。
狂
醉
成
怀
古
。
兰
舟
归
后
,
谁
与
春
为
主
。
吟
笑
我
重
来
,
倚
琼
花
、
东
风
日
暮
。
吴
霜
点
鬓
,
流
落
共
天
涯
,
竹
西
路
。
高
阳
侣
。
魂
梦
应
相
遇
。
地点
扬州
怀古
历史情感
春天
落花
怀人思乡
伤感悼亡
译文
扬州的繁华已经过去,那些往事如今都已不在。
帆船和锦绣如同两颗明珠,上面装饰着蔷薇,在月色中嬉戏。
穿着朱衣、面带白皙的公子,宛如神仙一般,登上云屿,临烟渚。
醉意中我怀念过去,兰舟归去后,谁还能主宰这春日时光。
吟咏着诗句我再次归来,靠着琼花树,看着东风日暮。
吴地的霜雪染白了鬓发,我们流落天涯,共同回忆起竹西路的日子。高阳的朋友们啊。
我们的灵魂和梦境应该也会相遇吧。
赏析
这首《蓦山溪·其四》是宋代词人晁补之所作,通过对扬州昔日繁华景象的追忆,表达了对故地的深深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词中以“扬州全盛”开篇,引发对往昔辉煌的追溯,"帆锦两明珠"描绘了船只如锦,明珠般璀璨的水上画面,"罥蔷薇、月中嬉语"则增添了浪漫与梦幻的色彩。"朱衣白面,公子似神仙"是对当时风流人物的赞美,"登云屿,临烟渚"则展现出扬州美景。然而,词人转而抒发怀旧之情,"狂醉成怀古"表达出对过去的沉醉和对现实的失落。"兰舟归后,谁与春为主"暗示着人事更迭,春光依旧,但人事已非。"吟笑我重来"描绘词人独自重游的场景,"倚琼花、东风日暮"营造出凄美的氛围,"吴霜点鬓"则揭示了词人的年华老去。最后,词人以"流落共天涯,竹西路"表达自己与旧友的离散,以及对远方朋友的深深思念,"高阳侣,魂梦应相遇"寄托了对相聚的期待和对友谊的珍视。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扬州的景色和历史变迁,展现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憧憬。
晁补之
815首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猜您喜欢
清商怨·□□□
宋·贺铸
扬州商女□□□。□□□□□。□寄扁舟,江南湖北道。津头龙祠屡□。□信指、半春前到。笑倚危樯,朝来风色好。
南浦·春水用玉田词韵同融谷赋
清·龚翔麟
人柳乍三眠,听流澌、废苑春光才晓。腊雪未全消,寒沙外、半旧苔痕谁扫。东风几日,鸭头新涨冰钱小。是处翠波通短棹,冷浸六朝芳草。朱栏几曲斜临,影弓弓、十里香踪不了。漂出落花多.....
扬州怀古
明·郭槃
离宫行乐拥霓旌,谁料当年谶已成。綵仗晓花空结恨,画楼初月独含情。龙归汴水金瓯覆,骏没辽云玉轴倾。惟有垂杨依旧堞,春来犹自转啼莺。
重过扬州
明·胡俨
百丈牵江夜未休,那知梦里过扬州。春风二月蕃厘观,不为琼花一少留。
正落花诗十首(其二)
明末清初·王夫之
锦阵风雌夺葆幢,万群茶火怯宵摐。烧残梁殿缃千帙,击碎鸿门玉一双。十里荷香消汴梦,三山芳草送吴降。扬州婪尾春犹在,小住何妨眷此邦。
送春日去桂林
清·阮元
人在天涯送远春,远春还送欲归人。风光渐扫缠绵雨,云水原随淡宕身。玉笋峰多通桂驿,木兰舟小望榕津。祇怜花事成狼藉,那有残红上绣茵。
还山宅
隋末唐初·杨师道
暮春还旧岭,徙倚玩年华。芳草无行径,空山正落花。垂藤扫幽石,卧柳碍浮槎。鸟散茅檐静,云披涧户斜。依然此泉路,犹是昔烟霞。
再游韦曲山寺
唐末宋初·谭用之
鹊岩烟断玉巢欹,罨画春塘太白低。马踏翠开垂柳寺,人耕红破落花蹊。千年胜概咸原上,几代荒凉绣岭西。碧吐红芳旧行处,岂堪回首草萋萋。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