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

怀
悼亡
抒情
赞美
写景
山水
咏史
怀念先贤

译文

梁园的春天显得寂寞,人们共同感叹哲人的凋零。
自然是钟爱秀美之物的,原应降下神秀之气于岳山之上。
年轻时就应勤奋读书,探究易理直到深夜。
远大的志向需要努力去实现,观察事物自然有法象显现。
数从环内开始,心向往之并超越眼前。
甲子之年开启文运,寅年正是建立功业的时候。
豹的斑点在深雾中积聚,鹏鸟的翅膀在风中快速飞翔。
海内人士皆知其声名大噪,关中地区深受其教泽。
如同鹳雀飞来,行将再降圣驾的车辇。
这里是神仙的府邸,人们仰望他如玉雪般洁白的标志。
他将应召陪伴皇帝左右,长是缀于班貂之列。
他启沃之功堪比甘尹,开陈之学仰视姒姚。
他只有一德,这德能照耀三朝;诚心孝顺每朝每代。
龙衮(古代礼服)的人登上皇位,光明照耀远方的天际。
他周旋于盛大的礼仪之中,受宠的程度在群僚之上。
又见其横卧英簜之上,遥知其品德可格苗之性。
他被任命为高官,多次骑着骢马扬鞭而去。
他的道路经过荆门的险阻,封地连接着遥远的晋水。
他的情非鹰隼之击,但与凤鸾之要相契合。
政治简明,百姓不受骚扰;风气清正,官吏不傲慢。
两邦都怀念他的旧德,千里守卫新的法令条文。
他在朝廷中心怀忧虑,常常翘首期盼。
人们期望他能够长寿,乡里有白云飘荡的景象。
各郡都为他的离世感到悲痛,他的灵魂已经离去无法再召唤回来。
野外的海棠花依旧簇簇而生,台上的柏树自顾自地萧瑟。
他的灵柩如飞云般远去,青山上的积雨也消散了。
他的墓地建在险峻的山上,墓碑高耸入云。
客人们回忆起曾经游览过的寺庙,人们惋惜那座旧桥不再存在。
他的仪刑传给了父老,他的名姓被渔夫樵夫传颂。
他的一生事迹将由良史记载,丰碑高耸如同阏伯山一般。

赏析

这首挽诗《挽徐宪使三十韵》由明代诗人薛瑄所作,是对逝去的徐宪使的深切哀悼和缅怀。全诗以哀婉的笔触,描绘了徐宪使生前的功绩与品德,以及对其逝世的沉痛之情。首联“梁园春寂寞,共叹哲人凋”,点明时节与哀悼之情,以梁园的寂寥映衬哲人的逝去,引发共鸣。颔联“自是钟神秀,原应降岳乔”赞美徐宪使天赋异禀,如同山岳般崇高。颈联“劬书当早岁,穷易每通宵”描述其勤奋好学,夜以继日的求知精神。接下来的几联则详细叙述了徐宪使的为官之道,如“远念韦编绝,潜观法象昭”表现其对法律的深刻理解与实践,“数从环内起,心向画前超”则展现其政治智慧与远见卓识。诗中还提到徐宪使对国家的贡献,如“方来看鹳雀,行复降星轺”暗示其受到朝廷的重视与赏识,“地切神仙府,人瞻玉雪标”赞扬其道德品质之高尚。接着,诗人表达了对徐宪使逝世的哀痛之情,以及对其身后事的关怀,如“启沃师甘尹,开陈仰姒姚”、“缉熙惟一德,诚孝每三朝”。尾联“龙衮登宸极,离明丽远霄”、“周旋观盛礼,宠数冠群僚”、“又见横英簜,遥知格有苗”、“霜台俄拜命,骢马屡扬镳”等句,描绘了徐宪使去世后,朝廷对其的追思与纪念,以及对其功绩的肯定。最后,诗人以“路出荆门险,封连晋水遥”、“情非鹰隼击,心与凤鸾要”、“政简民无扰,风清吏不骄”等句,总结了徐宪使一生的为官之道,以及其对社会的深远影响。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徐宪使生平事迹的回顾与赞美,展现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与卓越的政绩,同时也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与怀念。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山居即事
明·刘宗周
病躯三月裌衣寒,高卧袁安带雪看。春到落花风细细,晓披仙药露漫漫。穷探幽胜凭藜杖,自数行藏付鹖冠。吾道只今输陋巷,息肩应指白云端。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