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
鱼
儿
·
莼
甚
江
东
、
绿
波
无
际
,
泖
湖
风
物
尤
美
。
露
葵
生
处
春
洲
远
。
翠
叶
紫
茎
铺
水
。
轻
摘
起
,
见
说
道
、
参
差
荇
菜
浑
难
比
。
烟
村
小
市
。
算
只
有
吴
鲜
,
依
稀
钗
股
,
好
自
伴
菰
米
。
秋
风
动
、
有
客
天
涯
徙
倚
。
采
芳
曾
作
归
计
。
当
时
但
为
鲈
鱼
脍
,
何
事
怅
然
如
此
。
谁
鼓
枻
。
常
是
那
、
香
羹
调
向
芦
花
里
。
樽
前
漫
记
。
与
碧
涧
芹
芽
,
帘
泉
玉
版
,
潇
洒
共
风
味
。
写景
咏物
秋天
怀古
抒情
赞美
写水
情感
思乡
山水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江南水乡泖湖的优美景色,以莼菜为主题,展现了清新自然的田园风光。"甚江东、绿波无际,泖湖风物尤美"开篇点出湖面广阔,风景宜人。"露葵生处春洲远,翠叶紫茎铺水"细致描绘了春天湖边的植物,特别是莼菜的生长状态,显得生机盎然。"轻摘起,见说道、参差荇菜浑难比"赞美莼菜的鲜美,暗示其口感独特。接下来,词人提到烟村小市的吴地鲜美食物,如钗股般的细嫩,与菰米相配,增添了地方特色。"秋风动、有客天涯徙倚"转而描绘秋日景象,引发游子的思乡之情。"采芳曾作归计"表达了词人对家乡的怀念,原本是为了鲈鱼脍这样的美食才想回家,然而如今却感到惆怅。"谁鼓枻。常是那、香羹调向芦花里"描绘了渔舟中烹制莼菜羹的情景,芦花飘香,画面生动。最后,词人回忆起与亲友共享碧涧芹芽、帘泉玉版(可能指泉水中的玉石)等美食的时光,流露出一种潇洒自在的生活情趣。总的来说,这首词以莼菜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江南水乡的风土人情和词人的乡愁情感。
猜您喜欢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