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轩
寓
居
牢
落
西
轩
客
,
巡
檐
费
独
吟
。
桃
花
明
薄
暮
,
燕
子
闹
微
阴
。
辛
苦
元
吾
事
,
淹
留
更
此
心
。
小
窗
随
意
写
,
蛇
蚓
起
相
寻
。
写景抒情
写花
桃花
地点
西轩
抒情
怀古
季节
春天
动物
燕子
译文
我孤寂地落座在西轩的客房中,独自徘徊,吟咏不已。
桃花在薄暮中明亮地绽放,燕子在微阴中热闹地飞舞。
辛苦本来就是我的事情,而长时间的逗留更加深了我的心事。
在小窗前随意书写,字迹如蛇蚓般缠绕,相互追寻。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西轩寓居》,通过对西轩寓所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孤独而深沉的情感世界。首句“牢落西轩客”表达了诗人寓居于此的孤寂落寞,"牢落"一词寓含了内心的孤苦。次句“巡檐费独吟”则写出诗人独自在屋檐下徘徊,唯有吟咏以排遣寂寞。接下来,“桃花明薄暮,燕子闹微阴”两句通过自然景象来衬托心情,桃花在傍晚的微光中显得明亮,而燕子在微阴中忙碌穿梭,形成鲜明对比,诗人借景抒情,寓言自己虽处困境,但生活仍有生机。“辛苦元吾事,淹留更此心”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意识到自己的辛劳本就如此,长时间的停留和等待更是加深了这种心境。最后一句“小窗随意写,蛇蚓起相寻”,诗人于小窗前随意书写,笔触如同蛇蚓般蜿蜒曲折,反映出诗人思绪纷乱,难以平静。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寓居环境为背景,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寓居异乡的孤寂、辛劳以及对未来的深深思考。
陈与义
657首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从眉州迁居洛阳,故为洛(今河南洛阳)人。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猜您喜欢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金陵览旧
明·蒋山卿
小饮东山忆谢公,傲然携妓醉春风。即今桃李花间月,照入游人尊酒中。
哭雪湖四首(其三)
明·谢迁
西江桃李满门墙,香社归来鬓未霜。雅志可能随俗改,閒情祗为作诗忙。苦吟身与春光去,惇德门延世泽长。也欲招魂歌楚些,临风呜咽不成章。
南园杂感与余淡心林衡者同赋
清·蒋玉章
故国芳园在,垂杨落日边。不知金谷变,还聚竹林贤。向秀闻孤管,嵇康废五弦。伤心歌舞散,花鸟若为怜。
翠玉楼和胡端逸韵
宋·文天祥
客影鱼千里,年华柳十围。白云栖石密,黄鹄出烟微。江海秋风老,湖山晚日晖。郁孤台上望,野阔犊初肥。
游溪西寺
宋·华岳
寺觉重游好,僧期后会赊。青虫彫病叶,白鸟篆平沙。水瘦石生齿,山寒梅未花。功名今有待,且谒惠公茶。
鹊踏花翻·花朝行玉峰道中用蝶庵词韵
清·陈维崧
柔浪如酥,遥峰欲笑,樯乌阵阵迎人话。说道今日花朝,此去包山,歌台砌满苔钱罅。玉箫金管劝东风,嫣红艳紫须迟卸。频讶。往事酒边灯下。铜扉记隔秋千榭。每到丁字帘前,群芳生日,昵.....
藻鉴堂得句
清·爱新觉罗·弘历
昆明春水潋烟光,沿泛因之藻鉴堂。表里湖山归静照,高低桃柳总清扬。羲经趣寄对时茂,楚颂词多称物芳。若傍竹林寻晋逸,山公启事缅怀长。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