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

宿
写景
山水
田园
抒情
地点

译文

译文:站在纸坊山的最高处,夕阳直射而下,斜照山峦。
译文:回望来时的路,只见南北两边的岩石上开满了花。
译文:村里的老农邀请我留宿,他笑着指向林下的家。
译文:他问我为何要离开这宁静的山林,是不是因为这里太过喧闹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与义在纸坊山绝顶所见的景象以及与田翁的交往。首句"纸坊山绝顶,直下夕阳斜",展现了登高远望的壮丽景色,夕阳西下,山势陡峭,给人以雄浑之感。接着,诗人通过"却看来路处,南北两岩花",转向对来时路上两侧花开烂漫的细节描写,增添了生动的色彩和生机。田翁的热情好客在"田翁邀客宿,笑指林下家"中得以体现,他邀请诗人留宿,并愉快地指向林中的居所,显示出人情的淳朴和乡野生活的宁静。最后两句"问我出山意,无乃贵喧哗",诗人被问及为何选择离开喧嚣的尘世,表达了他对繁华都市生活的厌倦,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融入了人情交往,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反思,具有浓厚的田园诗风。

陈与义

657首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从眉州迁居洛阳,故为洛(今河南洛阳)人。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