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
晴
天
昏
雨
方
密
,
悄
悄
幽
窗
寂
。
就
枕
已
成
梦
,
雨
声
犹
未
息
。
觉
来
气
愈
爽
,
风
细
木
叶
响
。
纸
窗
忽
已
白
,
云
净
月
华
朗
。
揽
衣
开
双
扉
,
深
院
凝
清
辉
。
吟
眸
四
边
开
,
无
限
秋
色
来
。
偃
仰
东
方
曙
,
林
间
鸟
飞
去
。
回
首
扶
桑
日
正
红
,
归
鸿
几
点
散
晴
空
。
新
秋
雨
霁
人
心
喜
,
我
心
亦
与
人
心
同
。
写景
秋天
天气
情感
友情
赞美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李贤的《喜晴》描绘了雨后初晴的清晨景象。首句“天昏雨方密”展现了阴雨连绵的天气,接着“悄悄幽窗寂”渲染出静谧而孤寂的氛围。诗人躺在床上,梦境中雨声未消,醒来后却发现空气清新,微风轻拂树叶作响,象征着雨后的生机。“纸窗忽已白,云净月华朗”描绘了云层散去,月光洒满房间的明亮景象,显示出雨后的宁静和洁净。诗人推开窗户,深院中清辉四溢,他目光所及,尽是秋色无边。随着东方破晓,鸟儿开始在林间飞翔,诗人感叹时光流转,日出东方。最后两句“回首扶桑日正红,归鸿几点散晴空”描绘了太阳升起的壮观画面,归鸿点缀在晴朗的天空中,增添了宁静中的动感。诗人以“新秋雨霁人心喜,我心亦与人心同”收尾,表达了雨后初晴带来的喜悦心情,以及与人们共感自然之美的共鸣。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由雨转晴的过程,传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对生活喜悦的情感。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次韵郑盱眙见寄并简其甥刘君
宋·陆游
衣上空嗟京洛尘,故交半作白头新。众中初得见吾子,东观已疑无若人。仗马极知非久斥,沙鸥要是孰能驯。两章英妙同时到,赵壹囊中却未贫。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