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抒情
怀古
赞美
写人
写舞

译文

第一行“尊前放手。铜钵声穷诗已就。姑射肌肤。”可以翻译为:在酒宴前放手(可能是指创作诗歌的过程),随着铜钵的声音响起,诗歌已经完成。那肌肤如玉的美丽女子(姑射肌肤)。
第二行“舞罢缠头怎得无。青腰更巧。搓粉团酥来斗妙。”可以解释为:舞蹈结束后,怎么能没有赏赐呢?那位青腰女子更加巧妙,她用粉和酥搓成团来比拼技艺的妙处。
第三行“不敢方人。容色依稀似太真。”可以理解为:我不敢与人相比,我的容颜依稀像极了传说中的太真(可能是指古代的美女)。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之道的《减字木兰花(其三)》。诗中描绘了一位舞者在舞蹈结束后的情景,通过对细节的刻画,如“尊前放手”、“铜钵声穷诗已就”、“姑射肌肤”等句子,展现了舞者的优雅与柔美,以及舞蹈结束后那份淡淡的惆怅。诗人通过“舞罢缠头怎得无”一句,表达了舞者在舞毕之后,面对着自己精心装扮的发髻,不禁感慨万分。"青腰更巧"则是对舞者的身体线条和姿态的赞美。“搓粉团酥来斗妙”一句生动地描绘了舞者在化妆后的神采飞扬,宛如经过精心打理的面容,如同搓揉过的粉末般细腻而有层次。而“不敢方人。容色依稀似太真”则是诗人对舞者的美貌给予极高的评价,将其比作传说中的绝世美女王昭君(太真),显示出诗人对于这位舞者外貌和气质的深深赞赏。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淡远,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情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古典美的空间,让读者仿佛能够亲临其境,感受到那份超脱尘俗的艺术享受。

王之道

1042首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猜您喜欢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南阳春日十首(其一)
宋·陈舜俞
城头古木未知春,官柳柔条日日新。门巷旋开沽酒市,郊原便有踏青人。风烟乍入禽初好,网罟犹多雉肯驯。拟为芳时对樽斝,愧无心事乐天均。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