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山水
咏物
怀古
抒情
读书
秋天的词
风的
寒冷的

译文

乳窦寒冷的露水还在滴落,夜间的岩扉也没有关上。
奇书上可以窥见鸟的足迹,灵药长成了人形。
浩荡的天风持续地吹过,茫茫的大海之气非常清晰。
如果能够遇到像王内史那样的贤能之人,那就请你(说话人)代为请求得《黄庭经》。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寄隐士》,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隐士生活的想象,展现出一种超然与神秘的氛围。首句“乳窦寒犹滴”以滴水的乳窦比喻隐居之处的清冷与幽静,暗示隐士生活的孤寂但不失宁静。次句“岩扉夜不扃”进一步描绘隐者住所的简朴,夜晚也不需关门,显示出其心境的坦荡。“奇书窥鸟迹”描绘出隐士可能在研读古老而奇特的书籍,这些书迹或许只有鸟儿才偶尔发现,增加了隐士知识的神秘感。“灵药得人形”则暗示隐士可能在寻找或炼制长生不老之药,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仙道的向往。“浩浩天风积,冥冥海气清”两句通过壮阔的自然景象,烘托出隐士所处环境的开阔与深远,以及心境的超脱与豁达。最后,“傥逢王内史,更为乞黄庭”表达了诗人如果有机会遇到那位隐士,希望能向他求取传说中的黄庭经(道教经典),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仰慕和对道家智慧的追求。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表达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知识与智慧的渴望,展现了陆游深沉的思想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陆游

9386首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