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
居
食
每
不
肉
戏
作
溪
友
留
鱼
不
忍
烹
,
直
将
蔬
粝
送
馀
生
。
二
升
畬
粟
香
炊
饭
,
一
把
畦
菘
淡
煮
羹
。
莫
笑
开
单
成
净
供
,
也
能
扪
腹
作
徐
行
。
秋
来
更
有
堪
誇
处
,
日
傍
东
篱
拾
落
英
。
田园
生活
赞美秋天
节制
或自省
写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简朴与自得其乐。首句“溪友留鱼不忍烹”表达了对自然赠予的鱼儿的怜爱,不忍心将其烹饪,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的亲近。接下来,“直将蔬粝送馀生”表明诗人以粗茶淡饭度日,生活虽然简单,却能安然度日。“二升畬粟香炊饭,一把畦菘淡煮羹”细致地描绘了诗人日常饮食,用自家种植的粟米炊饭,新鲜的菘菜煮羹,香味清淡,反映出诗人对朴素生活的满足和享受。诗人并不介意这样的简餐,“莫笑开单成净供”,他甚至觉得这种清净的饮食方式也是一种修行。“也能扪腹作徐行”描绘了诗人悠闲散步的情景,即使没有丰盛的食物,也能在简单的生活中找到乐趣。最后,“秋来更有堪誇处,日傍东篱拾落英”则点出秋天的丰收季节,诗人可以在篱笆边捡拾落下的花朵,这不仅是食物的来源,更是生活的诗意。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山居生活的点滴,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欣赏。
陆游
9386首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猜您喜欢
休宁汊口十咏(其九)乡约
明·孙一元
休阳万山里,民物义相敦。耕凿犹前古,诗书自一村。应看风俗厚,尚有典刑存。遗训追先哲,年来德业温。
次韵静翁雪中见过三首(其二)
宋·周紫芝
故国飘零万事乖,十年不见雪中阶。要令幽子安圭窦,少待凶酋脱藁街。援笔何由赋梁苑,闭门只合老苍崖。君来看我煨黄独,自采春山带叶柴。
上丹霄
元·王丹桂
弃浮荣,忘羁绊,胜秋蓬。乐天命、所遇皆通。随缘一饱,算来奚用禄千钟。甘闲守拙,挨清贫、岂顾顽铜。陪霞友,邀风月,临溪石,对岩松。论坦然、出世家风。烹金炼玉,斡旋牝虎与玄龙.....
贫居作(其十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半亩聊为圃,清斋菜甲香。上肥多广芋,山辣有蛮姜。竹子冬逾出,桐孙日已长。家贫稀肉味,不为学空王。
社日
唐·王驾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菩萨蛮·山居遣兴
元·刘敏中
众山围绕横塘路。中庵正向中间住。花木四时开。沙鸥日日来。门前车马驻。不得中庵趣。下马问中庵。庵中睡正酣。
赠陈徵君
明·项嘉谟
多君存古道,十载得閒居。邻叟供新茗,锄丁荐野蔬。追怀辞禄赋,拟著绝交书。花鸟堪成岁,山中幽事馀。
山居寂寥与世如隔是非不到荣辱两忘因忆秋崖工部尝教以我爱山居好十诗追次其韵聊写穷山之趣(其三)
宋·吴锡畴
我爱山居好,乾坤自在身。林泉睎隐士,风月谥閒人。村酿添春困,庖蔬胜鼎珍。几携蓑笠去,保社在鸥津。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