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广
田园
写物
抒情
生活
写景
写山
赞美
写植物
家庭情感

译文

我在半亩大小的菜圃中耕种,清静的书斋里,新鲜的菜蔬散发出香气。
施肥时多用芋头,山间辣椒中产出的姜味道独特。
竹子在冬天也长得快,梧桐树的子孙(幼株)在太阳下一天天成长。
我家境清贫,不常吃肉,但我不需要学习佛法来清心寡欲。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贫居生活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日常生活的片段与情感。首句“半亩聊为圃”,简述了诗人以半亩之地种植蔬菜,表达了在贫困中自给自足的生活态度。接着“清斋菜甲香”一句,通过“菜甲香”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气息,暗示了即使身处困境,也能从简单的事物中找到生活的美好和满足感。“上肥多广芋,山辣有蛮姜”两句,进一步描述了园中的作物,广芋和蛮姜,虽非珍稀之物,但在贫居生活中却显得尤为珍贵。这里不仅体现了对食物的珍惜,也流露出对自然馈赠的感激之情。“竹子冬逾出,桐孙日已长”描绘了冬日里竹子和桐树的生长景象,竹子的坚韧和桐树的成长,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与希望。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暗含了诗人对生活充满期待和乐观的态度。最后,“家贫稀肉味,不为学空王”两句,点明了诗人因家境贫寒而较少食用肉类,但并未因此而遁入佛门寻求解脱。这反映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自我超越的精神,同时也流露出对物质生活的淡泊和精神追求的重视。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贫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以及在逆境中保持乐观、坚韧不拔的人生态度。

屈大均

6717首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您喜欢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题程世洪栖云楼
明·孙一元
楼上閒云万顷漫,爱云长日倚阑干。岩花半落岚光重,木叶乱鸣江雨寒。野老自甘泉石味,儿童时进蕨薇盘。閒来更觉青山好,湘簟疏帘静里看。
醒园茶楼联
清·吴恭亨
忍独为醒;有如此园。
羽可舍人书来,寄示新刻诗文集并惠春兰,赋谢
清·刘绎
春意入新诗,言念层山麓。忽得山中书,清芬溢简牍。开缄见故人,情意遥相属。别久话弥长,缕缕盈篇幅。裒然大集富,迩来见新续。连宵正披吟,鲁鱼时碍目。重承善本贻,字字朗珠玉。想.....
临清柳枝词三首(其三)
明·董谷
行行檐树碧阴森,绿户朱帘粉堵深。睡起日高无一事,紫囊惟费买花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