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
咏物
写花
冬天
写雪
抒情
咏物
咏梅
写花
寻梅

译文

第一句“雪晴萧散曳筇枝,小坞寻梅正及时。”的翻译是:在雪后初晴的日子里,我悠闲地拄着竹杖走在小路上,寻找梅花的坞间,时机正好。
第二句“临水登山一年恨,十分说似要渠知。”的翻译是:无论是面对水边还是攀登山峰,我都感到一年的遗憾和失落。这种深深的情感,我想尽可能地表达出来,让所有人都了解。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雪后初晴时,诗人独自漫步持杖(筇枝)前往山中小坞寻找梅花的情景。"萧散"二字体现了诗人轻松闲适的心情,而"曳"字则写出他悠然的姿态。"寻梅正当时"表达了对冬日里梅花盛开的期待和欣赏,也暗含着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追求。接下来,"临水登山"不仅描绘了行走的路径,也寓言了人生的起伏与心境的开阔。诗人感慨一年的遗憾和愁绪,但并未直接倾诉,而是选择以十分之深的情感去向梅花倾诉,仿佛梅花能理解他的心事。这种表达方式富有诗意,将梅花人格化,赋予梅花知己般的理解,展现了诗人孤独又坚韧的人生态度。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写雪后寻梅的日常细节,寓情于景,借物抒怀,展现出陆游深沉的人生感慨和对自然美的热爱。

陆游

9386首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题王元章画梅花
元·熊梦祥
水影晴光为写神,当时已是失天真。一从残角吹新曲,几向寒溪觅故人。缟袂归来犹有月,佩环飞去更无尘。莫言醉魄空离落,信把和羹属大臣。
雨(其一)
清·孙原湘
一声清脆玉钩鸣,手整鸾钗笑出迎。是甚好风吹得至,如何微雨滑能行。花阴匝地都成障,云气漫天未定晴。可奈流莺衔不得,红栏的的绽朱樱。
园居杂兴四十三首(其三十五)樱桃
明·黄衷
名次楞梨录,遥分桂岭阴。嗟嗟萧较理,寄恨满苍林。
次韵姚比玉雪中之作
明·董纪
风雪虽严莫掩关,天开图画一时间。闾阎均作白银阙,培塿尽为群玉山。上将功成淮蔡下,故人兴尽剡溪还。屯边百万皆骁勇,伫听王师奏捷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