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艇
放
翁
小
艇
轻
如
叶
,
只
载
蓑
衣
不
载
家
。
清
晓
长
歌
何
处
去
,
武
陵
溪
上
看
桃
花
。
写景
山水
桃花
写船
小艇
田园
行踪
游
春日
译文
第一句“放翁小艇轻如叶,只载蓑衣不载家。”的意思是:放翁乘坐的小船轻得像一片叶子,只载着蓑衣,却没有载回家。
第二句“清晓长歌何处去,武陵溪上看桃花。”的意思是:清晨我唱着长歌要去哪里呢?去武陵溪边看那盛开的桃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陆游笔下的一个闲适场景,以小艇为载体,展现出诗人轻松自在的生活态度。"放翁小艇轻如叶",形象地比喻小艇之轻盈,如同一片叶子在水上漂浮,显示出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生活的热爱。"只载蓑衣不载家",则表达了诗人不拘小节,超脱世俗,只带着简单的行装,追求自由的精神境界。"清晓长歌何处去",清晨时分,诗人乘着小艇,高歌一曲,不知要去往何方,流露出一种逍遥自在的意趣。最后,"武陵溪上看桃花",点明了目的地——武陵溪边,那里有盛开的桃花,象征着美景与诗意,也暗示了诗人向往的隐逸生活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通过小艇、蓑衣、歌声和桃花等元素,勾勒出一幅清新自然、超然世外的画面,体现了陆游的豁达情怀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陆游
9386首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猜您喜欢
山居(其二)
元·祖钦
夹岸桃花红欲然,洞中流水自㳙㳙。山家不会论春夏,石烂松枯又一年。
次韵师川题余荀龙壁间三首(其一)
宋·洪刍
青镜磨秋水,红衣退藕花。朅来寻五柳,端欲问三车。浊酒休论限,浮生定有涯。比封千户竹,鼓吹一湖蛙。
辋川别业
唐·王维
不到东山向一年,归来才及种春田。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优娄比丘经论学,伛偻丈人乡里贤。披衣倒屣且相见,相欢语笑衡门前。
浪淘沙九首(其六)
清·李慈铭
一带小屏山,斜倚池南。水红亭子绕池湾。随意风廊三十六,随意钩帘。新种柳毵毵,绿上雕檐。柳丝疏处小桃酣。可惜无人携画扇,倚遍栏干。
春日山居戏效松陵体六首(其四)
明末清初·王夫之
夭桃十树柳千条,诅雨迎晴意两消。活影玻瓈沈曲沼,吹香靺鞨糁平桥。游龙依藓红鳞密,鱼虎分波翠晕摇。莫厌溪声喧午梦,乘流初好泛诗瓢。
偶成(其二)
宋·杨简
脚踏和风步步春,石鱼楼上等閒人。兴来冲口都成句,老去游山不动尘。李白谁知他意思,桃红漏泄我精神。忽逢借问难酬对,只恐流莺说得真。
春日偕女伴欧琼芝李弱仙邓羽卿过白衣庵(其一)
明·张乔
结伴寻芳破碧烟,款关何必为参禅。空门亦有春来意,种得桃花照玉泉。
暮春山间
宋·黄公度
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