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
居
岁
暮
五
首
(
其
一
)
冉
冉
忘
年
往
,
纷
纷
厌
事
来
。
庭
除
多
草
莽
,
几
砚
亦
尘
埃
。
园
为
畦
蔬
到
,
门
因
汲
水
开
。
偶
闻
林
鸟
语
,
太
息
又
春
回
。
抒情
惜时
写景
田园
动物
林鸟
春天
译文
1、忘掉岁月流逝的脚步渐渐缓慢,繁琐的事务纷纷到来。
2、庭院中长满了杂草,书桌上也是尘土累积。
3、菜园里种满了各种蔬菜,家门因为经常汲水而常常开着。
4、偶尔听到林间鸟儿的鸣叫,叹息春天又回来了。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幽居岁暮五首》中的第一首,描绘了诗人晚年幽居的生活情景。首句“冉冉忘年往”表达了岁月流逝,诗人逐渐淡忘年龄的感觉,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次句“纷纷厌事来”则写出诗人对繁琐世事的厌倦,渴望远离尘嚣。“庭除多草莽”写出了庭院的荒芜,暗示了诗人生活的孤寂与清冷;“几砚亦尘埃”进一步强调了日常生活的疏懒和无人问津。接下来,“园为畦蔬到”描绘了诗人亲自耕种蔬菜,过着简朴的生活,体现了他的田园情怀。“门因汲水开”则描绘了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开门只为打水,生活简单至极。最后两句“偶闻林鸟语,太息又春回”,通过听到林中鸟鸣,诗人感叹时光流转,春天又悄然归来,寓含了对生命的感慨和对自然的热爱。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晚年幽居的宁静与落寞,以及对生活的深深思考。
陆游
9386首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猜您喜欢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悯农二首(其二)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山居即事
明·刘宗周
病躯三月裌衣寒,高卧袁安带雪看。春到落花风细细,晓披仙药露漫漫。穷探幽胜凭藜杖,自数行藏付鹖冠。吾道只今输陋巷,息肩应指白云端。
南阳春日十首(其一)
宋·陈舜俞
城头古木未知春,官柳柔条日日新。门巷旋开沽酒市,郊原便有踏青人。风烟乍入禽初好,网罟犹多雉肯驯。拟为芳时对樽斝,愧无心事乐天均。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敕勒歌
南北朝·无名氏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