琐
窗
寒
·
消
寒
冻
雪
拳
鸦
,
深
松
隐
鹤
,
绮
窗
风
紧
。
貂
茸
护
暖
,
减
了
弄
妆
清
兴
。
问
园
梅
、
开
将
未
开
,
小
阑
浅
压
苔
枝
冷
。
忆
六
朝
山
色
,
愁
娥
难
画
,
峭
寒
同
警
。
云
影
。
西
楼
暝
。
正
酒
熟
枫
根
,
笛
飘
竹
径
。
灯
帘
自
倚
,
销
得
玉
釭
兰
烬
。
怕
窥
檐
、
霜
月
半
棱
,
夜
阶
渐
觉
遥
漏
静
。
且
围
炉
、
小
试
龙
团
,
也
胜
椒
花
饮
。
写景
冬景
咏物
怀古
情感
思乡
闺怨
梅花
节日
小寒
译文
冻雪拳头一样打在乌鸦身上,深深的松林中隐藏着白鹤,绮窗外的风很紧。
貂皮围领护住温暖,减少了梳妆的兴致。
询问园中的梅花,是即将开放还是未曾开放,只见小栏杆下苔藓覆盖的梅枝冷冰冰的。
回想起六朝时期的山色,心中的忧愁难以用画笔描绘出来,冷峻的寒意和警觉的云影共同提醒着我。
正逢酒已经熟透,藏在枫根之中,竹林小径上笛声飘荡。灯笼下的窗帘独自倚立,消磨着玉制的灯芯和兰花的火苗。
害怕窥视屋檐下,霜月从云中透出半边棱角,夜间的台阶逐渐变得安静,远处传来的漏声更显寂静。
还是靠近炉火,尝试泡一杯龙团茶吧,这比喝椒花酒还要胜一筹。
赏析
这首《琐窗寒·消寒》由清代词人阮恩滦所作,描绘了一幅冬日消寒的细腻画面。词中以“冻雪拳鸦,深松隐鹤”开篇,以雪地中的乌鸦和隐匿于深松之中的白鹤,营造出一片寂静而寒冷的冬日景象。接着,“绮窗风紧”一句,点明了室内与室外的对比,室内温暖而窗外风紧,形成鲜明的反差。“貂茸护暖,减了弄妆清兴”则通过服饰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室内的温馨氛围,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在寒冷天气中对清雅生活的追求。接下来,“问园梅、开将未开”一句,将视线转向室外,以梅花的含苞待放,预示着春天的即将到来,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期待。“六朝山色,愁娥难画,峭寒同警”这一句,借六朝时期的山色,以及难以描绘的愁容,以及与峭寒相似的警醒,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当下环境的敏感。“云影。西楼暝”描绘了夜晚的景象,云影笼罩下的西楼显得格外幽静。接下来,“酒熟枫根,笛飘竹径”则通过酒香和笛声,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仿佛是冬夜中的一丝暖意。“灯帘自倚,销得玉釭兰烬”写出了灯下独坐的情景,灯芯燃尽,象征着时光的流逝。最后,“怕窥檐、霜月半棱,夜阶渐觉遥漏静”一句,通过霜月和夜阶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夜晚的寂静,同时也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深深忧虑。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冬日消寒的场景,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生活情趣的追求,同时蕴含着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双头莲·岭南元夜
明末清初·梁清标
海外繁华,看绛烛围红,星毬初放。蛮靴锦障。月影里忘却,乡愁孤况。暗想京国灯宵,阻云山千障。春一样。紫陌香尘,有无钿车来往。凭仗午夜笙箫,把军烽静偃,消除兵象。江湖晚涨。烧.....
河传
清·杨继端
雨过。林霁。嫩凉初到,新秋天气。穿针恰上曝衣楼。同倚。晚霞如织绮。七襄轧轧何时歇。经年别。人世休嫌拙。渡银河,灵鹊多。蹉跎。海枯情不磨。
浪淘沙·鸣鸾路访南唐御道
清·黄燮清
柳外旧鸣珂。艳迹消磨。家山游戏换笙歌。断送南朝烟月里,天子愁多。辇道更谁过。山影颦蛾。梦中亭子问红罗。落尽梅花人不管,无奈春何。
题赵学士色竹图
元末明初·刘基
竹性本孤直,磬折良可怜。由来刚介有摧挫,岁寒然后知真坚。虚堂无人清气会,日满高林风影碎。漆园胡堞去茫茫,今落潇湘苍玉佩。我思美人淇水隈,路永莫致增悲怀。雪霜纷糅嘉实晚,不.....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