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姿
抒情
爱情
写景
夜晚
佳人美态
情感
心境

译文

译文:明亮的月光照耀着清朗的景色,朦胧的光线照亮了黑色的地面。
译文:幽静的人在守候着这寂静的夜晚,转身进入空荡的帷帐之内。
译文:整束衣带准备去朝见,只见天边晨星逐渐稀少。
译文:假若梦中能交织清醒时的精神气爽,便可见到我心上人的美丽姿态。
译文:她那巧妙的笑容使脸颊更加娇媚,她的眼睛和眉毛都显得如此美丽动人。
译文:清醒之后不禁发出长长的叹息声,心中凄然悲伤不已。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深夜独处的男子对梦中佳人的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情感的追求与向往。首句“明月曜清景,昽光照玄墀”以明亮的月光和清冷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接着,“幽人守静夜,回身入空帷”描述了主人公在夜晚独自一人,内心充满宁静与孤独,他转身进入空荡的帷帐,暗示内心的空虚与渴望。“束带俟将朝,廓落晨星稀”则表现了主人公等待天明的心情,晨星稀疏,预示着黎明即将到来,也象征着他内心的期待与希望。接下来,“寐假交精爽,觌我佳人姿”通过梦境中的相遇,表达了他对美好情感的渴望与追求。“巧笑媚欢靥,联娟眸与眉”生动地描绘了梦中佳人的美丽形象,她的笑容、眼眸和眉毛都充满了魅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种对美的赞美,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爱情的向往。最后,“寤言增长叹,凄然心独悲”表达了梦醒后的失落与悲伤。尽管梦中的相遇短暂而美好,但现实的分离却让人心生遗憾,增加了对佳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情感的深切渴望与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张华

49首
张华(232年-300年),字茂先。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人。西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藏书家,西汉留侯张良的十六世孙、唐朝名相张九龄的十四世祖。张华年轻时便多才多艺,受到时人赞赏。在曹魏时历任太常博士、河南尹丞、佐著作郎、中书郎等职,西晋建立后,拜黄门侍郎,封关内侯。他学识渊博、工于书法、记忆力极强,被比作子产。后拜中书令,加散骑常侍,与杜预坚决支持建晋武帝司马炎伐吴,战时任度支尚书。吴国灭亡后,张华进封广武县侯,因声名太盛而出镇幽州,政绩卓然。后入朝任太常。晋惠帝继位,任太子少傅,因功拜右光禄大夫,累官开府仪同三司、侍中、中书监,被皇后贾南风委以朝政,张华尽忠辅佐,使天下仍然保持相对安宁。后封壮武郡公,又迁司空。永康元年(300年),赵王司马伦发动政变,张华被杀害,享年六十九岁。张华工于诗赋,词藻华丽。编纂有中国第一部博物学著作《博物志》。《隋书·经籍志》有《张华集》十卷,已佚,明人张溥辑有《张茂先集》。张华雅爱书籍,精通目录学,曾与荀勖等人依照刘向《别录》整理典籍。《宣和书谱》载有其草书《得书帖》及行书《闻时帖》。西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藏书家。西汉留侯张良的十六世孙,唐朝名相张九龄的十四世祖。工于诗赋,词藻华丽。编纂有中国第一部博物学著作《博物志》。《隋书·经籍志》有《集》十卷,已佚,明人张溥辑有《张茂先集》。雅爱书籍,精通目录学,曾与荀勖等人依照刘向《别录》整理典籍。《宣和书谱》载有其草书《得书帖》及行书《闻时帖》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