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用
韵
(
其
二
)
惭
愧
长
髯
市
入
村
,
送
诗
踏
冻
到
衡
门
。
未
愁
顾
兔
千
毫
秃
,
持
看
阳
乌
三
足
蹲
。
我
亦
欲
寻
安
道
去
,
人
应
共
怪
阿
先
存
。
界
天
雪
岭
依
然
白
,
更
忆
当
年
李
仲
元
。
写景
怀古
抒情
送别
冬季
赞颂
田园
写雪
咏物
怀人思事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牟巘的《三用韵(其二)》。牟巘以“惭愧长髯市入村”开篇,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市井中留下的长髯,以及他深入乡村的情景。接着,“送诗踏冻到衡门”,诗人亲自将诗送到对方家中,表现了他对诗歌艺术的执着与热情。“未愁顾兔千毫秃”,顾兔即兔子,这里借指毛笔,表达了诗人对创作的热情和对笔墨的珍惜。“持看阳乌三足蹲”,阳乌指的是太阳,三足蹲则暗示时间的流逝,诗人通过这一景象,反映了自己对时光的感慨。“我亦欲寻安道去”,安道是古代隐士的代称,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的归隐之意。“人应共怪阿先存”,阿先存可能是诗人自指,此处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存在状态的反思与疑问。最后,“界天雪岭依然白,更忆当年李仲元”,诗人回望过去,雪岭依旧洁白,仿佛回到了那个充满诗意的年代,怀念着曾经的友人李仲元。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友情与归隐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高雅的艺术追求。
牟巘
408首
(一二二七~一三一一),一字献之,学者称陵阳先生,徙居湖州(今属浙江)。以父荫入仕,曾为浙柬提刑。理宗朝,累官大理少卿,以忤贾似道去官。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陷临安,即杜门不出,隐居凡三十六年,卒年八十五。有《陵阳集》二十四卷(其中诗六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八○,清光绪《井研县志》卷三一有传。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乾隆十二年周永年刻《陵阳先生集》(简称周本)、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底本诗集外之诗及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猜您喜欢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次韵姚比玉雪中之作
明·董纪
风雪虽严莫掩关,天开图画一时间。闾阎均作白银阙,培塿尽为群玉山。上将功成淮蔡下,故人兴尽剡溪还。屯边百万皆骁勇,伫听王师奏捷班。
奉和过旧宅应制
隋末唐初·上官仪
石关清晚夏,璇舆御早秋。神麾飏珠雨,仙吹响飞流。沛水祥云泛,宛郊瑞气浮。大风迎汉筑,丛烟入舜球。翠梧临凤邸,滋兰带鹤舟。偃伯歌玄化,扈跸颂王游。遗簪谬昭奖,珥笔荷恩休。
感寓二首(其一)
元·曹之谦
中林有幽兰,罗生杂众草。地僻人不知,芬芳空自好。严霜凋古木,岁晚难独保。愿充君子佩,探撷尚未早。安得清风来,吹香出林表。
齐天乐·树园、橘公乘月来过,东坡泛舟赤壁之夕也。客去为词
清末近现代初·陈洵
盟鸥不管今何夜,鹤声露华偏警。去烛听秋,钩帘坠叶,清绝吾庐人境。孤光照岭。看如此江山,也堪乘兴。柳下扁舟,故开图画放吟咏。迎风一笑动竹,素心晨夕数,凉味同永。镜底无尘,尊.....
玉楼春·雪中拥炉闻琵琶作
宋·葛立方
青女飞花浓剪水。寒气霏微度窗纸。人间那得骨为帘,炉有麒麟尊有蚁。笙簧冻涩闲纤指。香雾暖熏罗帐底。却教试作忽雷声,往往惊开桃与李。
长安春望二首(其二)
明·张元凯
幽燕今是汉西京,宫阙参差入太清。紫禁铜龙閒夕照,绿杨缇骑散春明。繁花总异人间色,众乐能传天上声。盛世有谣同击壤,可知无筑和荆卿。
崔礼部园亭得深字
唐·张说
窈窕留清馆,虚徐步晚阴。水连伊阙近,树接夏阳深。柳蔓怜垂拂,藤梢爱上寻。讶君轩盖侣,非复俗人心。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