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寿

簿

祝寿词
赞美
抒情
写人

译文

译文:一位老者,手持鸠杖,眉发皆白,宛如仙风道骨,他的诗中记述着历史的点点滴滴,犹如椽子一般沉重有力。
译文:他平生喜欢莲花,这成为了他生活的乐趣。每当吟咏到梅花时,他的热情在夜晚更显坚毅。
译文:他珍视着如九鼎重宝般珍贵的食物和财宝,尽情享受奢华的生活。但是谁又能有他这样儿女幸福满溢、鲜艳欢畅的生活呢?
译文:你要记住四川过去的那些往事,繁荣昌盛的日子仍需继续保持庆贺,这是庆祝长寿与美好生活的表现。

赏析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牟巘所作,名为《鹧鸪天.寿何簿乃尊》。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颂扬某位高僧的诗歌,其中融入了对佛教文化和禅宗生活的赞美。"鸠杖庞眉鹤发仙" 一句,描绘了一位修行者手持禅杖,面容庄严,头发蓬松如鹤之状,形象高洁。这里的“鸠杖”是佛教僧侣出家人常用的长柄拂尘,用来扫除心灵上的污垢;“庞眉”则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从容与宁静;“鹤发仙”形象生动,展现了这位高僧已达到的精神境界。"诗中有史笔如椽" 这一句表明诗中的意境和历史的描绘都像巨木一样坚固而深远。这里,“椽”指的是古代建筑中承重的大木头,象征力量与稳定性。"爱莲自是平生趣,吟到梅花晚更坚" 反映了诗人对莲花和梅花的喜爱,以及这种喜爱如同修行者对于清净、坚毅品质的追求。莲花出淤泥而不染,象征高洁;梅花在寒冷中仍能开放,象征坚韧不拔。"珍九鼎,食万钱。谁如有子彩衣鲜"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物质上的富足和精神上的满足。九鼎是古代帝王的象征,代表最高统治权力;而“食万钱”则是对物质享受的一种夸张表达;“谁如有子彩衣鲜”则是赞美某位高僧的子孙后代繁荣,衣着华丽。"蜀陈旧事君须记,贵盛还当具庆年" 这最后两句,是对听者或读者的提醒,要求他们记住古代蜀地(今四川地区)的往事,同时也是一种祝愿,希望在未来的时日里能够迎来更加繁荣昌盛的时代。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高僧生平和精神世界的描绘,以及对物质与精神双重富足的赞美,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至善的人生态度。

牟巘

408首
(一二二七~一三一一),一字献之,学者称陵阳先生,徙居湖州(今属浙江)。以父荫入仕,曾为浙柬提刑。理宗朝,累官大理少卿,以忤贾似道去官。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陷临安,即杜门不出,隐居凡三十六年,卒年八十五。有《陵阳集》二十四卷(其中诗六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八○,清光绪《井研县志》卷三一有传。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乾隆十二年周永年刻《陵阳先生集》(简称周本)、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底本诗集外之诗及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次韵郑盱眙见寄并简其甥刘君
宋·陆游
衣上空嗟京洛尘,故交半作白头新。众中初得见吾子,东观已疑无若人。仗马极知非久斥,沙鸥要是孰能驯。两章英妙同时到,赵壹囊中却未贫。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