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
园
灯
宴
芳
节
谁
招
宴
,
东
园
公
子
家
。
瓮
浮
千
日
酿
,
灯
灿
九
枝
花
。
林
榭
凝
歌
吹
,
楼
台
满
月
华
。
习
池
风
景
异
,
留
赏
未
云
赊
。
写景
地点
节日
抒情
佳节
林间景色
花景
月亮
赞美
公子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东园举办的豪华灯宴,诗人严嵩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宴会的盛况与氛围。首先,“芳节谁招宴,东园公子家。”开篇点题,以“芳节”指代美好的时节,暗示了宴会的时机与地点——东园,一个属于贵族公子的私家园林。这句诗通过设问的方式,营造了一种期待与惊喜的氛围,仿佛在邀请读者一同参与这场盛宴。接着,“瓮浮千日酿,灯灿九枝花。”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宴会上的酒与灯。酒瓮中飘浮着陈年佳酿,散发着醇厚的香气;而灯火璀璨,如同绽放的花朵,照亮了整个宴会现场。这里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不仅突出了酒的珍贵与灯的华丽,也渲染了宴会的热闹与欢乐气氛。“林榭凝歌吹,楼台满月华。”进一步描绘了宴会的场景。林间的亭榭中回响着悠扬的歌声,楼台之上洒满了皎洁的月光。这两句诗通过视觉与听觉的结合,营造了一种既浪漫又高雅的宴会环境,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那份独特的艺术魅力。最后,“习池风景异,留赏未云赊。”引用了习池(即习凿齿的别墅)的典故,将东园的宴会与历史名胜相提并论,强调了其独特与非凡之处。同时,诗人表达了对这次宴会的喜爱与不舍,希望可以长久地享受这份美好,仿佛在说:“这样的美景与欢聚,何不永久延续呢?”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描绘,成功地再现了一场充满艺术气息与贵族风范的东园灯宴,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生活情趣的追求与审美品味。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西雨轩
明·袁华
拄笏朝看爽气生,捲帘晚见湿云横。漏天未补娲皇石,噀酒俄倾蜀客觥。阊阖风来先拂奥,桑榆日薄又开晴。载歌暮捲西山雨,始信王郎负盛名。
秋日圆明园即景
清·爱新觉罗·弘历
红叶千林似锦张,秋容端不让春光。南轩日暖帘初捲,曲沼波寒鱼半藏。战雨晚桐漏疏影,冒霜早菊先重阳。平添诗客三分兴,熟境应忘若个忘。
元夕前一日侍大人邀胡孝辕德州姚孟承山人小集得文字
明末清初·彭孙贻
张镫高馆漏稀闻,萝薜簪缨对隐君。照席何人怀似月,生风四座客如云。刻残银烛催花落,禁启金吾识夜分。尽醉莫教愁坠舄,尚容进履挹馀芬。
东溪精舍杂咏为吴中美作
明·王恭
延陵精舍东溪口,六曲屏山对虚牖。绝壁连冈入万松,一涧盘陀大如斗。盘石垂萝密更偏,黄精潭上写冰弦。化成水月三千界,古洞烟霞小有天。烟霞杳微茫,水月澹忘知。谁知鲁中叟,发彼川.....
题金陵天庆观钟阜轩
宋·贺铸
霞构云扉不著关,甍檐开处见人间。断墙废井连东第,白塔青松对北山。昨夜桂娥奔月去,经秋芝盖御风还。玉虚真籍家声在,再熟金桃愿一攀。
韶阳恭谒虞帝庙有赋(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南巡往日怜韶石,遍奏鸣琴六六峰。天阙自开双锦绣,翠华长驻一芙蓉。月明瑶瑟来双女,风起珠尘绕六龙。云里帝城蒲阪似,葱葱御气绛绡重。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