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黄
氏
池
亭
黄
生
池
阁
清
,
独
宿
怡
我
情
。
高
窗
延
雾
色
,
曲
涧
绕
泉
声
。
邻
里
閒
能
过
,
鸥
鱼
近
不
惊
。
永
学
溪
中
钓
,
宁
求
世
上
名
。
写景
抒情
田园
隐逸
咏物
池亭
自然
山泉
四季
秋天
宁静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黄氏池亭的宁静与雅致,诗人严嵩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池阁的清幽以及独自静宿时内心的平和。首句“黄生池阁清”便奠定了全诗的基调,一个“清”字,不仅指环境的清静,也暗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纯净与超脱。接着,“独宿怡我情”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主观感受,他享受于这份孤独中的宁静,从中找到了心灵的慰藉。接下来的“高窗延雾色,曲涧绕泉声”,通过视觉与听觉的双重描绘,将池亭周围的自然美景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眼前。高窗映照出的雾气,曲涧中泉水潺潺的声响,构成了一幅和谐而富有韵律的画面。“邻里閒能过,鸥鱼近不惊”则进一步展示了池亭环境的和谐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邻里间的闲适往来,鸥鸟与游鱼的自在生活,都体现了这里是一个远离尘嚣、充满生机的地方。最后,“永学溪中钓,宁求世上名”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宁愿在溪边垂钓,享受自然的乐趣,也不愿追求世俗的功名利禄,彰显了其淡泊名利、崇尚自然的生活态度。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超然生活的追求,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猜您喜欢
西畴诗老贻白鱼一双七叠手字韵谢之
清·吴之振
黄犊长子孙,放浪溪山久。江南千石鱼,利较力田厚。蓑笠乞网师,笭箵结溪友。相逢菰芦间,不复问谁某。女阳西郭西,古城上培塿。一卷冰雪诗,得自钱手。未许掩瑕瑜,底用饰疵垢。贻.....
秋日集汝申使君喜雨作时潘生对奕久之
明·胡应麟
淅沥寒声绕画墙,高梧飞叶半银床。珠帘乍卷三秋色,玉局徐生五夜凉。南国蕙兰应被野,西郊禾黍渐登场。酣歌不是耽行乐,二顷城头有汶阳。
题刘士平竹所卷
明·程本立
凤凰溪头十亩园,我昔种竹竹已蕃。揃除杂乱扶正直,不使恶类相牵援。春雷动地儿孙长,森然玉立参天上。玄冬何嫌霜霰重,赤日自憩风飙爽。一从宦辙梁宋游,熇埃眯目挥汗流。琉璃八尺谁.....
南剑程文学赴官富阳为赋短句
明·李默
鼓柁何人过越西,官程先宿富阳溪。江枫乱落翻红蓼,古道惊鸦出林杪。山堞行经风露馀,千家橘柚霜黄初。搴帷觱发青阳转,桃李含烟足芳甸。蔬盘毡席未为贫,谈经偃卧谁能嗔。松醪满篘君.....
次韵师厚病间十首(其八)
宋·黄庭坚
开田种白玉,饱牛事耕犁。雨露非无泽,得秋常苦迟。猛虎擅文章,斑斑被诸儿。长松抱劲节,惟有岁寒知。
次韵毛君山房遣兴
宋·苏辙
欲就阳崖暖,新开石磴斜。谁言太守宅,自是野人家。燕坐收心鉴,冥观阅界沙。退公长寂寞,外物自喧哗。缺径移松补,斜阳种竹遮。白云生后础,孤鹜伴残霞。破闷时寻鹤,呼眠亦任鸦。喜.....
延卿将之广东招同诸子集于其家次何氏山林十首(其二)
清·范当世
竟与红尘隔,村居事事清。秋田逢旅雁,春树息流莺。一姓多羊酒,千家足豆羹。闲时问耕敛,都吏不须行。
野望
明·陈子龙
谷口栖真处,柴门极望中。行吟寒日落,挥手暮云空。明月流沙雁,微霜变草虫。吾衰非一事,且莫厌墙东。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