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
小
金
山
鳌
峰
寺
空
门
幽
绝
处
,
繫
艇
一
登
临
。
壁
削
江
浮
玉
,
云
垂
地
布
金
。
断
碑
穿
竹
径
,
挥
麈
坐
松
阴
。
千
载
峨
嵋
客
,
回
看
出
世
心
。
写景
地点
山水
怀古
抒情
哲理
名胜
峨眉山
空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小金山鳌峰寺时所见的幽静景色与深邃禅意。首句“空门幽绝处”,点明了寺庙所在之地的清静与远离尘嚣,为整首诗奠定了宁静的基调。接下来,“繫艇一登临”则展现了诗人乘船到达寺庙的过程,通过这一细节,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壁削江浮玉,云垂地布金”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想象,将山壁比作削成的玉石,江水如浮在玉石上的白玉,云彩则像是铺满大地的黄金,形象地描绘了山水之美与自然之妙。这种将自然景观与美好事物相联系的手法,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美感,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内心世界的纯净。“断碑穿竹径,挥麈坐松阴”则转向对寺庙内部环境的描写。断碑与竹径、挥麈(拂尘)与松阴,构成了一幅静谧而充满禅意的画面。断碑象征着历史的痕迹,竹径则引人深入幽静之处,挥麈坐于松阴之下,则是僧侣日常修行的场景,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最后,“千载峨嵋客,回看出世心”表达了诗人对过往访客的感慨以及对出世精神的向往。峨嵋客代表了历代的访客,他们或许都曾在这里寻求心灵的慰藉或启示,而“回看出世心”则意味着诗人在此刻也产生了对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深切愿望。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精神境界的追求,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作品。
猜您喜欢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