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
月
微
雨
闻
落
叶
寒
条
晰
历
被
风
催
,
霜
叶
纷
纭
杂
雨
来
。
节
届
元
英
冬
气
暖
,
恐
伤
物
性
岂
悠
哉
。
写景
季节
冬天的写景
写雨
落叶
译文
翻译为:寒冷的枝条被风不断吹拂,霜叶在风雨交加中纷纷飘落。
翻译为:如今正值冬季节气中的某个时期,尽管气温稍微温暖一些,但是还是要小心不要伤害到自然万物的本质和特性,这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冬季微雨中落叶的情景,充满了深沉的自然哲思。首句“寒条晰历被风催”,以“寒条”指代枝条,通过“晰历”一词生动地描绘出枝条在寒风中的摇曳之态,仿佛能听到它们因寒冷而发出的细微声响。接着,“被风催”三字则赋予了这幅画面动态感,让人仿佛能看到寒风正驱使着枝条轻轻摆动。第二句“霜叶纷纭杂雨来”,将视角转向了树叶。这里使用了“霜叶”这一意象,不仅点明了季节特征,也暗示了落叶的背景。随着“纷纭”二字的运用,一幅树叶在雨中飘落的画面跃然纸上,雨与霜叶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凄美而又不失生机的氛围。第三句“节届元英冬气暖”,转而探讨季节更替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这里的“元英”可能指的是植物的根茎或萌芽,暗示着尽管当前是冬天,但生命的力量并未完全消逝,而是潜藏于地下,等待春天的到来。这一句巧妙地将季节的变换与生命的循环联系起来,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深刻的理解和感悟。最后一句“恐伤物性岂悠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之心。在描述自然现象的同时,诗人提醒人们要尊重并保护自然,避免人为因素对生物造成伤害。这一句富含哲理,既是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也是对人类行为的反思。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冬季微雨中落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洞察和人文关怀,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思考。
猜您喜欢
句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独游南静川
宋·王禹偁
高车岭上无人见,南静川中信马行。多谢仙娥相管顾,远擎松雪助诗情。
广落花诗三十首(其十三)
明末清初·王夫之
乾净青莎一片阴,君无去此豢饥禽。人生自古皆惶恐,天下如今半绿林。曀日终风舟汎汎,水深河大雨淫淫。旧家枝叶同乡土,好听黄鹂作羽吟。
西安雨中诸生出候因寄德洪汝中并示书院诸生
明·王守仁
几度西安道,江声暮雨时。机关鸥鸟破,踪迹水云疑。仗钺非吾事,传经愧尔师。天真石泉秀,新有鹿门期。
旅舍
宋·陆游
寺钟吹动四山昏,系缆来投江上村。木落不妨生意足,水归犹有涨痕存。炉红手暖书差健,鼎沸汤深酒易温。勿为无年忧寇窃,狺狺小犬护篱门。
夏夜奉怀景文路分
宋·释道潜
曾櫩霁晚雨,馀响犹滴沥。天风吹浮云,入夜已无迹。月波泛脩竹,滟滟流几席。兰膏灭众炬,凉气满四壁。蕙烟擢铜炉,暗触鼻端息。藜床但危坐,万想本空寂。肺肝既冷然,纨扇亦暂释。将.....
波光亭
宋·王庭圭
绕亭春水縠纹生,拍岸风微镜面平。日破浪花摇柱础,影浮山翠落檐楹。鱼跳莲叶东西动,月涌金盆表里明。夜久光凝收绿净,冷涵星汉逼人清。
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唐·孟浩然
带雪梅初煖,含烟柳尚青。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