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
河
长
歌
春
风
春
社
艳
阳
天
,
雪
尽
尘
清
遍
路
阡
。
曾
记
当
时
泊
舟
处
,
今
成
沃
土
及
膏
田
。
十
年
之
前
汎
黄
水
,
民
生
困
苦
少
人
烟
。
历
历
实
情
亲
目
睹
,
老
转
少
徙
益
难
抚
。
挟
男
抱
女
至
马
前
,
皆
云
此
河
不
可
堵
。
桑
乾
马
邑
虽
发
源
,
山
中
诸
流
数
难
数
。
吾
想
畿
内
不
能
防
,
何
况
远
虑
治
淮
黄
。
数
巡
高
下
南
北
岸
,
方
知
浑
流
为
民
伤
。
春
末
无
水
沙
自
涨
,
雨
多
散
漫
遍
汪
洋
。
若
非
动
众
劳
人
力
,
黎
庶
无
田
渐
乏
食
。
庙
谟
不
惜
费
帑
金
,
救
民
每
岁
受
饥
溺
。
开
河
端
在
辨
高
低
,
堤
岸
远
近
有
准
则
。
未
终
二
年
永
定
成
,
泥
沙
黄
溜
直
南
倾
。
万
姓
方
苏
愁
心
解
,
从
此
乡
村
祝
太
平
。
昔
日
宵
旰
尝
萦
虑
,
将
来
善
后
勿
纷
更
。
怀古
民生
写景
抒情
春天
冬天
河流水景
悼亡
译文
春风社日天气晴朗,雪化土净,道路通达。
还记得那时停船的地方,如今已经变成了肥沃的土地和良田。
十年前这里还是泛着黄水的河流,民生困苦,人烟稀少。
我亲眼目睹了这些实际情况,从老到少,迁移到这里更加难以安抚。
人们挟着男孩抱着女孩来到马前,都说这条河不能堵住。
桑乾河和马邑都是河流的发源地,山中的支流数不胜数。
我想到连京城附近都不能防备这些河流,更何况是遥远的淮河和黄河呢?
巡视南北两岸的高低地势,才知道这些浑浊的河流给百姓带来了多少伤害。
春末时节没有水时河水自行上涨,雨多时则泛滥成灾,遍地汪洋。
如果不动用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治理,百姓将逐渐没有田地可种,生活也将逐渐困苦。
政府不惜花费巨额资金进行防洪措施的筹划,每年都要为民众免受饥寒所困扰而付出努力。
开凿河渠的关键在于辨别地势高低,堤岸的远近也有一定的准则。
经过两年的时间,永定河的治理工程终于完成,泥沙黄流直往南倾泻。
百姓们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从此乡村中的人们可以祈求太平了。
过去政府日夜忧虑的问题如今得到了解决,未来在善后工作中也要避免频繁的变动和更改。
赏析
这首《阅河长歌》是清朝康熙帝玄烨所作,通过对黄河治理的描述,展现了其对民生的关注与治理的决心。诗中描绘了黄河治理前后的对比,从“雪尽尘清遍路阡”到“万姓方苏愁心解”,生动地展现了治理黄河带来的巨大变化。诗的开头“春风春社艳阳天,雪尽尘清遍路阡”描绘了治理前黄河两岸的景象,春天的美景与黄河的清澈形成鲜明对比。接着,“曾记当时泊舟处,今成沃土及膏田”表达了治理成果,昔日的荒凉之地如今变成了肥沃的土地,体现了治理黄河对农业生产的积极影响。“十年之前汎黄水,民生困苦少人烟”则回顾了治理前黄河泛滥给人民生活带来的苦难。通过“历历实情亲目睹,老转少徙益难抚”强调了治理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诗人以“挟男抱女至马前,皆云此河不可堵”描绘了百姓对治理的期待和担忧,体现了治理过程中的社会反响。“桑乾马邑虽发源,山中诸流数难数”点明了黄河的源头和支流众多,治理难度大。接下来,“吾想畿内不能防,何况远虑治淮黄”表达了对治理黄河的复杂性和艰巨性的认识。通过“数巡高下南北岸,方知浑流为民伤”强调了治理过程中对河流特性的深入了解。“春末无水沙自涨,雨多散漫遍汪洋”描绘了治理前黄河的自然状态,洪水泛滥,沙涨水涨,一片汪洋。而“若非动众劳人力,黎庶无田渐乏食”则指出如果没有大规模的人力投入,人民将面临粮食短缺的问题。“庙谟不惜费帑金,救民每岁受饥溺”表达了治理黄河是为了拯救百姓免于饥渴之苦的决心。通过“开河端在辨高低,堤岸远近有准则”强调了治理黄河需要科学规划和精准施策的重要性。“未终二年永定成,泥沙黄溜直南倾”描述了治理黄河取得的成果,黄河最终形成了稳定的水流,泥沙沉积,水流向南倾泻。最后,“万姓方苏愁心解,从此乡村祝太平”表达了治理后百姓生活的改善和对未来的希望,以及对治理者的感激之情。整首诗不仅展示了康熙帝对黄河治理的重视和决心,也反映了古代中国对水利建设的深刻认识和实践,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猜您喜欢
南阳春日十首(其一)
宋·陈舜俞
城头古木未知春,官柳柔条日日新。门巷旋开沽酒市,郊原便有踏青人。风烟乍入禽初好,网罟犹多雉肯驯。拟为芳时对樽斝,愧无心事乐天均。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金陵览旧
明·蒋山卿
小饮东山忆谢公,傲然携妓醉春风。即今桃李花间月,照入游人尊酒中。
折槛行
唐·杜甫
呜呼房魏不复见,秦王学士时难羡。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电。千载少似朱云人,至今折槛空嶙峋。娄公不语宋公语,尚忆先皇容直臣。
寿藏为顾静趣赋
明·史谨
预寻一穴近西州,松梓苍苍接素秋。举世有谁曾不死,此身于我复何忧。穿林每设生前祭,与客当从醉里游。多少学仙头白士,至今无处觅瀛洲。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