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
日
紫
光
阁
阅
射
碧
汉
层
云
敛
,
金
风
别
馆
开
。
驺
虞
宾
射
礼
,
士
马
羽
林
材
。
队
引
花
间
入
,
镳
分
柳
外
催
。
桓
桓
心
膂
寄
,
堪
许
属
车
陪
。
季节
秋天。
抒情。
节令
秋节。
译文
译文:天空中的层层云彩已经收敛,金色的秋风中,另一座宫殿缓缓打开。
译文:驺虞(一种传说中的神兽)作为宾客参与射箭的礼仪,士兵和战马都是羽林军的优秀材料。
译文:队伍在花丛间引导着进入,马匹的铃铛声在柳树外催促着前行。
译文:他们(指上文提到的士兵或参与者)心志坚定,忠诚可靠,可以信任他们陪伴在属车(古代帝王出行时随行车辆)左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里在紫光阁进行阅射活动的场景,展现了皇家的壮观与庄重。首句“碧汉层云敛”以“碧汉”象征天空,通过“层云敛”描绘出云层收拢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肃穆的氛围。接着,“金风别馆开”则以“金风”点明秋季的凉爽之风,与“别馆开”相结合,展现出阅射活动在特定季节和地点的举行。“驺虞宾射礼”引用古代宾射礼仪中的驺虞(传说中的瑞兽)作为比喻,暗示了阅射活动的正式与隆重。而“士马羽林材”则直接点明了参与者的身份——士人与马匹,以及他们所代表的军队力量,体现了皇家对军事训练的重视。“队引花间入,镳分柳外催”两句生动地描绘了阅射队伍的行进情景。队伍穿过花丛,显得既庄严又不失生机;马匹在柳树旁奔跑,显示出速度与力量之美。这两句不仅描绘了画面,也隐含了阅兵仪式的秩序与美感。最后,“桓桓心膂寄,堪许属车陪”表达了对参与者的高度评价。其中“桓桓”形容勇猛威武,暗示了这些参与者是国家的中坚力量。“心膂寄”意味着将国家的安全寄托于他们身上,而“属车陪”则是指随从车辆的陪伴,进一步强调了他们的地位与重要性。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清代皇家阅射活动的盛况,同时也蕴含了对参与者英勇与忠诚的赞美。
猜您喜欢
皇帝閤春帖子(其一)
宋·周南
路寝朝元早,条风应律初。八荒跻寿域,一札下宽书。
李克振新葺书楼喜赠
明·全大震
莫问仙源几处花,花枝艳处即君家。楼檐猎猎支风软,桥板低低趁水斜。来去一年新社燕,荣枯五色故侯瓜。登高须仗兴公赋,雉堞时容睨海霞。
杨懋臣以红墨梅二幅赠彦真命题其上(其二)
元·凌云翰
人到英溪识浚仪,寒窗索句重相思。江空岁晚无芳草,聊折琼瑶赠一枝。
和少参陈龙山佥宪张白山游冰井寺诗
明·唐胄
冰井消尘尽日清,山林灯火映星明。乾坤寤我三生梦,烟月添人一种情。杯付江湖思旧侣,诗愁鱼鸟结新盟。白山节钺龙山印,管到风花次第生。
青玉案·题灞桥风雪图
清·陈步墀
年年风雪长安道。正开遍、梅花早。人有蹇驴连破帽。一冬游兴,满胸吟草。得得寻春好。鸡声茅店天垂晓。滑滑霜桥长未了。对影添来山月峭。寒林香动,小村流绕。都是新诗料。
楚东岁暮
宋·吴锡畴
楼高霜冷漏声迟,独立阑干忆别离。明月一奁磨后镜,疏星几点劫残棋。岁寒时节难为客,老日头颅尽付诗。颇觉凄凉无晤语,临风说与冻梅知。
愿月得雨兼旬秋晹人望已切再和前韵(其三)
宋末元初·陈普
时雨光风总是吟,忧欢元不系晴阴。醍醐未用踰玄酒,中节何须论浅深。
冬暖(其一)
宋·华岳
冻雪寒云作冷冬,群花百卉尽羞红。谁将暖律吹寒谷,一夕春回几信风。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