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

西
便
写景抒情
山水
抒情
赞美
西湖
写水
情感
爱情
佳句欣赏

译文

译文:西湖的水清澈见底,波纹荡漾。用深色的墨水描绘出吴山的翠绿景象。她身着细软如藕丝的衫子,体香若水中的沉香散播四溢。
译文:坐得久了,肌肤感觉冰凉舒适,有一丝清凉之感慢慢升起。耳边似乎听到了金质徽章在柳树间流转的悦耳之声,宛如佳句一般美妙。
译文:舞者连续舞动,她的舞姿仿佛是仙胎的表演。当音乐结束时,她轻盈地走到松树下的小磐石旁,停下了脚步。
译文:在清新的空气中,冷露的味道随风飘散,那种清新之感到极点几乎能使人如同骑上仙鹤一般飞翔。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月夜聆听琴声的画面。"横波清剪西湖水",开篇即以西湖为背景,水波轻拂,给人一种静谧与清凉之感。"黛拂吴山翠"则通过对比手法,将湖水比作黛眉,增添了一份神秘与秀丽。接下来的"藕丝衫子水沈香"和"坐久冰肌玉骨、起微凉",则是诗人感受琴声后的身体反应。"藕丝"形容衣服轻柔如同莲藕的丝线,而"水沈香"则可能指的是湖水中荷花的清香或者是衣服上沁出的香气。"坐久冰肌玉骨、起微凉"表达了诗人长时间聆听琴声后,身体仿佛变得冷静而纯洁,如同冰一般的肌肤和玉石一样的骨骼,甚至在起身时还带有一丝凉意。"金徽泛柳听佳句"中的"金徽"指的是琴弦,而"泛柳"则是借用古代诗人泛舟于柳岸之下,这里可能暗示着月光下的湖面如同柳絮。"叠叠胎仙舞"则表达了诗人听琴后的情感,仿佛进入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如同仙女在云端起舞。"曲终松下小磐桓"描绘的是音乐结束后,诗人坐在松树下的情景,而"风露泠泠、直欲便骖鸾"则表达了诗人被美妙的琴声所吸引,想要乘着仙鹿般的幻想飞翔。整首诗通过对西湖月夜之景的细腻描写,以及对聆听琴声后内心世界的深刻揭示,展现了诗人对音乐与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高度艺术造诣。

猜您喜欢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成都使君王季野席上次韵奉呈橹巢初庵云林元素子素诸公
明·虞堪
隐者分湖住,高士云林栖。蒹葭散汀看鸥去,桃花隔屋闻鸡啼。每同杖屦踏春堤,诗筒酒榼前后提。公子风流乃相爱,缕引婵娟生叆叇。纤歌细舞交驩从,翠珰玉佩花茏葱。兰亭之下暮春会,飞.....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