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宿
写景
山水
写雨
写雪
哲理
情感
友情
赞美
名胜
岱宗

译文

在劳山住过的地方,我来到这里已经二十天了。
等待的日子喜欢过后天晴朗,题写在墙壁上的字依然如新。
我重新读了檗斋的诗作,如同一同在听雨声中等待着。
雨停之后,俯视下方的云海,连绵的群山显得像朝向清晨的白色。
渐渐的,就像积雪消融一样,群山上的露水凝结成一片。
突然之间,百道泉水涌现而出,岩石与山谷之间纷纷垂下。
这样的景色世上少有见到,世间万物皆有起伏、伸缩的变化。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劳山的经历与所见之景,情感丰富,意境深远。首先,开篇“劳山经宿处,我来后兼旬”点明了地点与时间,诗人在此山停留多日,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深切向往与留恋。接着,“候日喜过霁,题壁犹轩新”描述了等待晴天的心情,以及在晴朗之日题写壁上的喜悦,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与欣赏。“却读檗斋诗,等为听雨人”则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与檗斋(可能是指另一位诗人)在不同心境下对雨的不同感受,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理解与独特感悟。“雨止俯云海,连山白向晨”描绘了雨后的景象,云海与连绵的雪山在晨光中显得格外壮观,展现出大自然的雄伟与壮丽。接下来,“渐如积雪消,群露矾头皴”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了雪逐渐融化,露珠在岩石上形成斑驳痕迹的场景,细腻地捕捉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欻作泉百道,岩谷纷垂绅”则描绘了雨水汇聚成溪流,从岩石间奔腾而下的壮观景象,仿佛千军万马,气势磅礴。最后,“此景世几见,万事有屈伸”表达了对眼前美景的赞叹,同时也暗示了人生中的起伏与变化,强调了自然与人生的相互映照。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劳山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与独到见解,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题程世洪栖云楼
明·孙一元
楼上閒云万顷漫,爱云长日倚阑干。岩花半落岚光重,木叶乱鸣江雨寒。野老自甘泉石味,儿童时进蕨薇盘。閒来更觉青山好,湘簟疏帘静里看。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次韵姚比玉雪中之作
明·董纪
风雪虽严莫掩关,天开图画一时间。闾阎均作白银阙,培塿尽为群玉山。上将功成淮蔡下,故人兴尽剡溪还。屯边百万皆骁勇,伫听王师奏捷班。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春日闲居三首(其二)
唐·白居易
广池春水平,群鱼恣游泳。新林绿阴成,众鸟欣相鸣。时我亦潇洒,适无累与病。鱼鸟人则殊,同归于遂性。缅思山梁雉,时哉感孔圣。圣人不得所,慨然叹时命。我今对鳞羽,取乐成谣咏。得.....
题王煮石推篷图
元末明初·钱宰
粲粲晴林截素霓,梦回何处觅新题。画檐压槛江南屋,短棹推篷雪后溪。落月欲分花上下,春风不隔树高低。何当一见冰霜表,放棹孤山烟水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