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
门
谁
割
栈
云
青
?
移
来
大
剑
形
。
双
扉
开
绝
壁
,
一
线
走
沧
溟
。
凿
破
疑
鬼
斧
,
削
成
烦
巨
灵
。
但
有
飞
鸟
外
,
积
铁
插
空
冥
。
写景
山水
咏物
豪放
地点
剑门
咏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剑门山的雄伟壮观,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剑门山的自然景观与神话传说相结合,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壮丽的氛围。首句“谁割栈云青?”以疑问起笔,引人遐想,仿佛在询问天地间何人能如此巧夺天工,将青色的云彩割裂开来,为读者铺设了一个充满想象的空间。接下来,“移来大剑形”一句,直接点明了剑门山的形状如同一把巨大的剑,形象生动,令人眼前一亮。“双扉开绝壁,一线走沧溟。”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剑门山的险峻与壮观。山峰如同两扇巨大的门户,矗立在绝壁之上,而一条狭窄的通道则连接着深邃的海洋,既展现了山的高耸入云,又暗示了其与外界的隔绝,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空间感。“凿破疑鬼斧,削成烦巨灵。”这两句则通过神话般的描述,赞美了剑门山的形成过程。仿佛是鬼斧神工,或是巨灵之手,才使得这座山峰如此奇崛,既表达了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也体现了人类对于自然美的赞叹。最后,“但有飞鸟外,积铁插空冥。”这两句以飞鸟作为参照物,强调了剑门山的高度与险峻,只有飞鸟才能触及其顶,而山体则像是插入虚空的铁柱,直指苍穹,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剑门山的生动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景观的壮美,也融入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神话色彩,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神秘而又壮丽的山峦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无尽魅力。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句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敕勒歌
南北朝·无名氏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