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
写景
地点
天竺古先生
咏物
怀古
情感
友情
赞颂

译文

无着天和其兄是同门弟子,嵩丘山的寂静庙宇独峰晴朗。
随着僧人敲击的磐声,鸟儿从巢中飞下,行走在落叶满地的树林中。
溅起的泉水必定打湿了香案,飘落的雨花似乎与石床融为一体。
深深的洞穴中长满了松树,仿佛是古代天竺的高人隐居之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在深山中的生活情景。开篇“无着天亲弟与兄,嵩丘兰若一峰晴”两句,通过对比鲜明的意象展示了僧人的超脱和宁静,与俗世的兄弟相比,他更加亲近于自然之天,身处嵩山之巅,心怀清净如同晴空。接下来的“食随鸣磬巢乌下,行踏空林落叶声”描述了僧人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景,他的饮食随着鸟鸣而来,步履间伴随着树叶的轻响,这种描写既突显出僧人的自在生活,也映射出诗人对这种简单自然生活态度的赞美。“迸水定侵香案湿,雨花应共石床平”这两句则从细节上进一步刻画了僧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泉水不停地滋润着案几,使其始终保持着潮湿;而在雨中,花瓣飘落,与石床上的积水相呼应,这种描写充满了对静谧生活的向往和诗意。最后,“深洞长松何所有,俨然天竺古先生”两句则引出了僧人内心世界的探讨。深邃的洞穴中,长松耸立,但在这个环境里,似乎什么都不再重要,只有那份超然物外的心境,如同古代高人一般俨然自若。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僧人生活状态的细腻描绘,传递了一种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心灵追求。王维在这里不仅展现了自己的艺术功力,更是表达了自己对于清净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王维

383首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于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汉族,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任太乐丞。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名和字的由来。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猜您喜欢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次韵姚比玉雪中之作
明·董纪
风雪虽严莫掩关,天开图画一时间。闾阎均作白银阙,培塿尽为群玉山。上将功成淮蔡下,故人兴尽剡溪还。屯边百万皆骁勇,伫听王师奏捷班。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清江图
元·贡性之
江驿背孤城,江流绕舍清。露枰松下弈,驿骑柳边行。帆落晴窗影,钟传雨寺声。堆床馀简帙,列座总耆英。燕语能留客,鸥驯解结盟。诗邮趋堠吏,衙鼓集关兵。薄俸尊仍满,新知盖屡倾。不.....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奉和过旧宅应制
隋末唐初·上官仪
石关清晚夏,璇舆御早秋。神麾飏珠雨,仙吹响飞流。沛水祥云泛,宛郊瑞气浮。大风迎汉筑,丛烟入舜球。翠梧临凤邸,滋兰带鹤舟。偃伯歌玄化,扈跸颂王游。遗簪谬昭奖,珥笔荷恩休。
山谷流杯池
清·顾印愚
锁江亭中一杯酒,坐看江云自奔走。涪翁去后七百年,尚爱新诗满人口。我来戎州秋复春,却闭空斋卯还酉。逝将著屐访遗迹,偶厌褰裳涉清浏。谁令突兀忽眼前,乐事今朝古无有。横江绝壁栖.....